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_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无弹窗全文阅读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_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无弹窗全文阅读

时间:2020-08-31 00:47:45作者:本书编写组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是本书编写组所著的一本轻类型的小说,内容新颖,文笔成熟,值得一看。《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精彩节选:马军武:8000多天和350000公里马军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林管站职工。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2011年9月20日,在...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免费试读

马军武:8000多天和350000公里

马军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69年4月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林管站职工。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道德模范;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风雨边关赤子情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师185团地处我国西北端的国境线上,因这里有“路到头、人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田到头”之说,该团也被誉为我国“西北边境第一团”。

“小马,桑德克是个弹丸之地,但也是个重要的关隘,千万要守好这个地方啊”。马军武深深懂得这句话的分量——他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而是全团干部职工乃至所有的军垦人守护在这里。

桑德克龙口哨所紧邻中哈边境中方32号界碑,离界河仅几米远,距团部二十公里,自然环境异常恶劣,一年之中6级以上的大风要刮140多天,更是全球四大蚊区之一。有人开玩笑说,人在这里一年要“死”4次:春天被洪水吓“死”,夏天被蚊虫咬“死”,秋天被风沙刮“死”,冬天被冰雪冻“死”。而对于马军武来说,还得多“死”一次,那就是被寂寞折磨“死”。

夏季蚊虫肆虐,为了防止叮咬,马军武巡边时,都会用一块在柴油中浸过的纱布顶在头上,柴油烧得皮肤火辣辣的疼,他的脸常是又红又肿,原本挺大的眼睛也只剩下一条细缝。冬季冰雪封路,长达半年,与世隔绝。由于巡边路线较长,每天,马军武夫妻俩揣上干粮上路,饿了啃几口干馍,渴了喝几口河水;气温常常零下近40度,一夜之间大雪可以下到半米深,带的馍馍冻得硬邦邦,一咬一嘴冰碴子,夫妻俩就一口馒头一口雪地往下咽。巡边的路一来一回需要三四个小时,回到家里,眉毛、胡子、头发都冻成一坨。春季气温回升快,山上积雪迅速消融,再加上阴雨连绵,平时看起来异常温顺的阿拉克别克河变得狂躁无比,随时都会冲毁堤岸,每天晚上他们都坚持打开门窗睡觉,一方面是为了听水情,另一方面,一旦堤坝发生险情能够及时地冲出去应对。

不计名利好男儿

这里的工作责任重大却单调乏味。每天,马军武至少三次登上20多米高的瞭望塔观察四周情况。1999年4月,因冬季降雪偏多,浑浊的河水日渐上涨,接近警戒水位。当时,在没有任何通讯工具与外界联系的紧急关头,马军武临危不惧,镇定自若,让妻子继续观察,自己跃上摩托车,赶到最近的连队,向团部防汛指挥部报告。由于报告及时,指挥部火速出车派人加固河堤,最终控制了险情。

24年来,马军武夫妻的尽职尽责使团场多次免灾。他们成功排除大小险情15次,筛查并消除隐性险情6次;创造了连续24年桑德克地段未违反边防政策事件和涉外事件的纪录。

除了守水、放火,他们对自己的另一个身份看得更重,这个身份就是民兵哨所的执勤民兵。每天,他们都要登上瞭望塔,观察边情,维护边界标志设施,劝阻沿边违反规定活动人员。由于受河流浸润,界河边的树林里,生长着许多食用菌和中草药,还有一些野生动物出没,常有人打这里的主意,却始终突破不了马军武的防线,有的人便软硬兼施。对于这些,马军武概不理会,那些关系不错的也在这里吃了闭门羹,有人便劝他:“照你这么个干法,以后别想在团场混了。”每逢这时,马军武只是用微笑作答。

这些年来,团场的变化日新月异,职工群众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收入也年年提高,人们的吃喝穿戴也和城市人没有多大区别,有不少人还开上小轿车。与他们比起来,马军武的条件就寒酸多了。夫妻俩的月工资加起来也就两千多,喂了十几只羊,一家人每天粗茶淡饭,一年到头都是一身迷彩服,孩子连个像样的玩具也没玩过。有一次妻子到团部办事,正赶上团里搞活动,看到广场上那些打扮的时髦漂亮的男男女女,不禁想起自己和爱人在桑德克的艰辛生活,她在心里一遍遍问自己,这一切为了什么?对妻子的委屈,他内心充满深深地歉意。在桑德克的24年里,妻子张正美吃不上美食,看不到美景,交不到朋友,甚至连穿上一件漂亮的衣裳也是一种奢望。

铁骨柔情有大爱

“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亘古荒原中。”马军武像许许多多的兵团民兵一样,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24年过去了,老马问爱人张正美:“我们在这数了8000多天星星,星星没变,边界越来越安宁,我们却越来越老,这些年你后悔吗?”张正美动情地说:“我的心就像星星一样,只要界河的水流淌,我就守你一辈子,守界河一辈子……”

马军武是个内敛的人,常被人们挂在嘴边的“爱”字别指望从他嘴里说出来,就连相濡以沫的妻子,也极少能从他那里听到几句体己话,但阿拉克别克河作证,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体现出兵团人的“大爱”。

“守住了界碑,就守住了国土。守住了界河,就守住了家园!”

庄仕华:军人良医,大爱天山

庄仕华,男,汉族,1955年12月出生于四川简阳,1973年12月入伍,本科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少将军衔。2005年11月荣获中国医师最高奖“中国医师奖”;2006年当选为感动新疆十大人物、荣获“全国百姓放心医院院长”荣誉称号,并被评为“中国骄傲第五届十大时代新闻人物”;2007年5月荣获武警部队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称号;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医术精湛的“庄一刀”

庄仕华给自己的定位是:“当一辈子医生。”

从医38年来,他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勇于创新,完成了全国首例腹腔镜下肝包虫内囊摘除手术,7项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创造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10万多例无一失败的医学奇迹;研究摸索出的运用腹腔镜进行胃修补、胆总管探查等21项手术,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主编了《临床肝胆外科》、《实用腹腔镜手术学》等专著。先后成功为警地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手术5.8万多例,为186位患有高血压、肺结核、肺心病等多种疾病的高风险高龄患者,成功进行了胆结石清除手术。2002年10月,他任总队医院院长后,按照建设信息化医院要求,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集门诊挂号、收费结算、病案管理以及远程医疗、远程教学为一体的"军卫一号"信息化建设工程,实现了全总队23个卫生队(所)和98个边远中队的远程医疗会诊,使千里之外的急症官兵足不出户便可得到治疗。多年来,他带领巡诊医疗队深入到新疆总队所有执勤哨所,累计行程达38万余公里,为官兵巡诊近20万人次。

医德高尚的“庄一刀”

“庄院长感动人们的,不仅仅是高超的医术,还有他崇高的医德。医术可以治病,爱心可以疗伤,这是他作为一名具有高尚职业操守的医护工作者给我们的教诲。”对此,武警新疆总医院的同事们说。

从陕西到新疆打工的胆结石患者王义林,口袋里仅有200多元钱,庄仕华让他先治病,一年后再补交欠费;喀什市维吾尔族大娘坎巴尔汗,带着攒下的1500元钱到医院做胆结石手术,庄仕华带头为老人捐款2050元。出院时,又为老人买好了回家的车票。

“医生要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把别人的生命当作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认真学技术,认真做手术,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30多年来,手术做了10万多例,庄仕华从没有收过患者一个红包,没有吃过患者一顿宴请,还带头组织医护人员为患者捐款80多万元。

“庄院长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张玉伟曾患严重的胆病,2009年除夕,他和家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从广州赶到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刚刚从北京返回的庄仕华立即组织医护人员为他成功地实施了手术。

随着“庄一刀”的名气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患者络绎不绝,以各种优厚条件“挖”他的人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些诱惑,庄仕华始终不为所惑,扎根边疆服务各族群众的信念从没动摇。几年前,一位在内地办医院的香港老板找庄仕华,许诺以当时工资4倍的报酬聘用他,还有私人医院的老板愿以年薪百万元聘请庄仕华任院长,他都婉言谢绝了。他说:“这里的官兵离不开我,这里的各族人民群众离不开我。”

“维护民族团结是军人的天职”

庄仕华常说,作为军人,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他对民族团结的维护,首先表现在他对边疆人民的热爱。入伍37年来,他刻苦钻研医术,利用为各族群众看病的机会,传递党的温暖,为边疆军民造福,把小小手术台变成了维护民族团结、为兵为民服务的大舞台,以实际行动模范实践了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一名医生的“仁心仁术”。

作为一名军中名医,亲友多次劝庄仕华调回家乡,那肯定是名利双收的好选择。但是,他选择留在新疆;当年军校毕业本可以留在内地,他选择回到新疆;内地医院高薪聘请,他选择扎根新疆。女儿庄岩在他的影响下,从医学院毕业后回到新疆,成为一名边防军人。

正像武警新疆总队政委侯小勤说:“一个人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别人,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把38年的宝贵年华奉献给了新疆各族人民,用自己的青春和才智书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当个一辈子为人民服务的医生,是我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情!”

孔祥瑞:咱们工人有知识有技能才有力量

孔祥瑞,男,汉族,1955年出生,天津市人,中共党员。他是中共十七大代表,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06年入选“感动中国”人物;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没有文凭不可怕,没有知识才可怕。”

孔祥瑞17岁走进港口,成为天津港第一代大型门吊司机。当时的天津港自动化程度还不太高。开上大型门式起重机的孔祥瑞特别珍惜自己的岗位,他要把门机变成港口工人的钢肩铁臂。

孔祥瑞只有初中文化,钻研起技术来,却如饥似渴。他找来设备说明书,一页一页地学,一项一项地啃,不明白的找资料,不懂的找人问,直到把厚厚的说明书弄通弄熟。孔祥瑞有个记工作日志的习惯,每天设备出现哪些故障、什么原因、修理过程、注意事项等都一一记录在案,不漏掉任何有价值的细节。在不断的学习和摸索中,十几年下来,他对自己掌控的多种设备从工作原理到技术参数都已烂熟于心。因此,有些连专家都感到棘手的问题出现时,孔祥瑞却能想出办法,妙手回春。

孔祥瑞不仅自己带头学习,还以打造学习型团队、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己任,善于担当“领头人”。他常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他举办“员工讲堂”,独创“自助餐”式培训,开展岗位练兵。一次,孔祥瑞察觉取料机左侧制动器坏了,现场只有一名外来劳务工宁师傅会修,他就让宁师傅给全队讲课。怎样避免员工关键时刻掉链子?孔祥瑞决定,每周五组织员工轮流讲解遇到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法,大家互动点评。如今,所有在岗的员工都在这一讲堂讲授过,有的员工已讲过多次。孔祥瑞提倡师傅带徒弟,不仅传授技术,更要创新思路,复合型员工越来越多。孔祥瑞主编了全国港口第一本《系统设备故障维修技术指南》,将日常保养和维修442项做法加以总结归纳,供一线工人解决“疑难杂症”,实用性强,深受欢迎。

“孔祥瑞操作法”:10秒=1600万

孔祥瑞心细如丝,爱动脑筋。别人司空见惯的事,到了他那里,就总想琢磨出点儿不一样的名堂来。

2001年,天津港吞吐量冲击亿吨,作为当时全港最大的装卸公司,六公司承担的作业量达2500万吨以上,这18台门机任务总量要增长30%。

还有没有潜力可挖?那阵子,孔祥瑞满脑子都是门机在转,从门机抓斗作业的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在他眼前不停的过电影。

经过反复观察,他发现门机抓斗在放料时,纵向斗瓣先打开,继而横向斗瓣打开,一前一后间,起升动作会出现10秒钟左右的停滞现象。如果能把这个作业空挡利用起来,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根据这一发现,孔祥瑞与队里的技术骨干共同研究,把抓斗起升、闭合控制点合二为一,并将主令控制器手柄移动轨迹由“十”字形丰富成“星”形,在抓斗打开和提升的两个轨迹之间增加一个新轨迹,让上述两个动作沿新轨迹,用一个指令同时完成。实践表明,门机每完成一次作业可节省时间15.8秒,平均每天多干480吨,当年就为公司创效1600万元。

“不但要巧干,还要苦干!”

在孔祥瑞身上,除了“知识型”的特点之外,还有传统劳模的“老黄牛精神”,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还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而这些品质,这种精神,是成就他事业的动力和根基。

身为一队之长,多少年来,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时候,孔祥瑞总是冲在最前面。2002年的中秋节,下午4点半,正要准备下班的孔祥瑞接到电话:1号门机顶端钢丝绳出槽了!1号门机正在作业的是发往广东电厂的急用煤!钢丝绳出槽,意味着煤炭装船作业停止。孔祥瑞几乎是一溜小跑来的。从门机底部到顶部有60米高、几百级台阶,梯陡弯多。有风的时候,门机会不定方向的轻微摇动。为了赢得抢修时间,孔祥瑞直接迈上了门机的阶梯。看着那种场景,谁能想到他的两个膝盖里都有积液,上一个台阶都钻心地疼!门机最顶端,一圈铁护栏围着个1米见方的小平台,这就是修理人员的“工作区”。孔祥瑞顾不上危险,一双大手紧紧抓住钢丝绳往怀里拽,门机顶部随着钢丝绳的反作用力越晃越厉害。而这时,孔祥瑞的上半身已悬在平台以外,硬把钢丝绳拉回滑轮位置。钢丝绳很硬,挂在滑轮上不吃槽,让风一吹,又向平台方向倒来。孔祥瑞又俯下身,把右腿从平台的护栏伸出,他要用脚把钢丝绳踩进槽里。一次、两次、三次……硬邦邦的钢丝绳在孔祥瑞不懈的努力下渐渐复位。门机下面,船方、货主看到故障修复禁不住鼓掌欢呼!

知识经济时代的产业工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以怎样的状态、怎样的方式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孔祥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和信服的答案。

李文祥:特等功臣隐功埋名50载

李文祥,男,1925年出生,河南省范县白衣阁乡白衣阁北街村人。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省委书记的“偶然”发现

2011年1月4日,新年上班第一天,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就下基层调研,风尘仆仆地来到濮阳市范县白衣阁乡走访慰问。在村民李文祥简朴的堂屋里,卢书记与老人坐在了迎门方桌的两边。谁也不会想到,今天省委书记与这位老农的相遇,无意之中,竟会刨出一个尘封半个世纪的英雄故事,发现一个实实在在的模范典型!

老人叫李文祥,已至耄耋之年。卢书记与他亲热地拉起了家常,指着画像说:“看那时小伙子多漂亮啊,年轻的少尉,戴着军功章,您可是个大功臣啊!那您后来怎么回来了?”

老人回答:“从部队转业了呀,干保卫工作。”老人接着说起了当年响应国家号召回乡支农,卢书记一听就明白了,关切地问他现在是什么待遇?他说是农民。卢书记说:“您当兵打仗,又参加新中国建设,当国家有困难的时候,您就报名回农村了,什么都没有要。”

老人摆摆手:“没待遇,我不要待遇。”

卢书记笑道:“啥也不要,那您回来干啥?回来就为的当农民啊?回来就回来啊?”他指着陈宝珍跟老人风趣地开玩笑:“想当初您是英俊的转业军官,人家才跟您的对不对?是不是娶了媳妇就要求回乡了?”

屋子里荡漾一阵笑声。

到这时,卢书记在老人家里待的时间不短了,后面还有日程安排,慰问似该告一段落。然而就在这一刻,比新闻记者更加敏锐的卢书记,指着那幅戴军功章的画像,向老人追问了一句:“您立过什么功?这几个军功章还在吗?我看看行吗?”

老人拄杖起身走进西间卧室,从桌子抽屉深处拿出了一个老旧的小布包,放在卢书记面前,白色的包布已灰黄磨损。卢书记解开小布包四角系的结。谁知这一解,就解开了一个惊天隐秘:1949年1月颁发的淮海战役纪念章;1949年4月颁发的渡江胜利纪念章;1951年9月出席第28军第四届英模大会纪念章;1954年2月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发纪念章;1956年5月颁发的1945—1950年解放奖章……

一张小黄纸片,是福州战役特等人民功臣奖状;

一张受到军训会议嘉奖的奖励卡片;

最有分量的,是那一份残破的奖状。上面印着毛泽东、朱德的肖像,由第10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叶飞、副司令员成钧、副政委刘培善等1950年7月联名签发。

一个人立一次功已不容易,难的是如此屡屡立功,立大功,立新功。

小布包里的一切,气吞万里,重逾千钧,真真切切是用命换来的!

卢展工把小布包重新系好,激动地说:“这一包东西,了不得!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啊!李文祥老人是打过仗的,立过战功的。后来参与地方建设,当国家有困难时,又回到农村。心态比较好,心比较平,境界比较高。这就是我讲的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很平凡,很平静,很平常。他只有讲到当爆破手的时候,容光焕发。”

卢展工深情而敬重地望着老人:“革命战争年代你们出生入死,和平建设时期你们又这样安贫乐道不求索取,这就是革命传统,这就是革命精神。全社会都应该向你们这些老英雄学习,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好这些老同志。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您表示慰问,向您学习!”

……

就这样,从一个最沉寂的角落里,从一片最底层的泥土中,省委书记无意之中发掘出了无价之宝,一个传奇由此揭秘,一段佳话由此传扬。

有人问老人,如果省委书记没发现你的小布包,它会悄悄放到什么时候?

老人笑道:“等我死了,放棺材里带走。”

“共产党员就是一块砖”

1962年,国家经历经济困难时期,党号召干部精简,下放支农,李文祥第一个报了名。李文祥时为18级干部,每月66元工资。那是5分钱一个鸡蛋、8元钱一月伙食费的年代。党的一声召唤,李文祥义无反顾回到了贫穷的故乡。

李文祥先后担任生产队长、村委会主任,带领村民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我就不信,改变贫穷比打仗攻山头还难!”为了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在南方见过种稻的李文祥,主动担任稻改队长,日夜蹲在稻田里钻研种植技术。种稻第一年亩产就达到近千斤,不到两年时间,就把亩产一二百斤小麦的盐碱地改造成了亩产200多公斤的稻田。2010年,特大旱灾袭击中原,眼看麦子要因浇不上水大幅减产,86岁高龄的李文祥自掏腰包,拿出450元钱请人淘井,淤死多时的机井又汩汩地冒出水来。

50多年来,李文祥扎根农村,再苦再难也从未向国家伸过手,更没有炫耀过自己的功绩。1979年,福建省建设厅两次派人邀请他回原单位恢复干部身份、落实生活待遇,他均谢绝了。“农村再苦再穷,我也要留下来。大家都去富地方了,穷地方没人来了,不就更穷嘛!”2009年患脑血栓以后,李文祥还常常央求女儿:“你用三轮车驮我去地里呗,让我看看庄稼。”

1984年,县民政局按政策每月开始给他发退职救济费26.48元,1985年福建原单位确定每季度给他寄发退职补助费。他拿着收据找到县民政部门,说自己不能两头拿钱让国家吃亏,自愿放弃救济费。

革命功臣、耄耋老人李文祥淡泊得像一股荡涤世风的清流,生活得自然、豁达、纯粹,有滋有味……

“当一名共产党员,说容易也容易,一心干革命,党叫干啥就干啥;说不容易也不容易,啥事都要带头,都要比一般群众强,吃苦在前,享福在后。”

王争艳:青霉素医生

王争艳,女,1954年出生,1984年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开始了医生生涯。先后荣获“江城好医生”、湖北省劳动模范、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全国医卫系统先进个人”等称号;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为什么一名普通社区医生,会让患者辗转半个武汉城,专程找她治病?

为什么这名普通医生,会感动荆楚,被授予“上医之境”的荣誉?

为什么这名普通医生,成了全国卫生系统的楷模,感动全中国,“粉丝”遍布全国?

上医之境,仁心之术

在同济医科大学读书时,一代名医裘法祖曾给王争艳上过大课。裘老仙逝时,王争艳自觉没资格以弟子名义送行。但是,28年后,王争艳依然能背出裘老师在大课上说的一段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28年的从医生涯中,面对一个个患者,大师之言体味更深:上医,那是需要一种对病人俯首贴心的仁爱!

“视、触、叩、听”是王争艳坚持的医疗原则,一年365天,只要是上班时间,在她的左上口袋里总是装着一个小电筒,左下口袋里总有一包棉签,右下口袋里备着一副听诊器,手腕上戴着的是一块十年前医院建院百年的纪念手表。小电筒、棉签、听诊器、手表,就是她诊断病情的“武器”。她诊疗有个习惯——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接下来,她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这是一双女人少有的关节粗大、皮肤粗糙的手,多年来,这双手已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

“青霉素医生”

今天,当您去医院看病的时候,您最怕的是什么?

“大处方!”相信这是大多数患者的答案。医疗机构的大处方,已经成为全民谈虎色变的社会祸害。

而王争艳有个绰号——“青霉素医生”。这是老百姓送她的,一是说她看病便宜,一支青霉素8毛钱,二是赞誉她行医干净,这样便宜的药肯定没回扣。

看看王争艳医生最近两年的处方,平均单张处方值55元,最小处方值只有2毛7分,是为一名胃炎患者开出的一支2毫升的胃复安。这是一种止吐药,在各种具有同样功效的药品中,最便宜。

“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这是王争艳行医准则。

有人曾问王争艳:“今天的医生都是靠大处方赚外快的,你如何能坚持开小处方?你是怎样为病人着想的?”

王争艳坦然地说:“我懂得老百姓的艰辛,因为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我是怎么过日子,我的病人就是怎么过日子。高一点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25年来,最初的不忍逐渐成为习惯,她的处方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干。她的生活,也形成了习惯,一分钱一角钱都会攒起来放在小盒子里留着买菜用。一家人很少上餐馆,直到几年前,家里的电视还是17寸的老古董。

王争艳渴望过好日子,但她绝不为自己过好日子而损害病人的利益。这是她的坚守。

王争艳就是一剂良药

在当今的医疗环境中,王争艳医生就是一剂良药,这剂药采自三种原料:她那O型血的护士母亲。她常常在手术室边工作边挽起袖子为病人献血,是王争艳的前传和同道。一代名医裘法祖。他并不认识自己的学生王争艳,但一段关于医者仁心的论述,完成了师生的师道传承、医者的精神呼应。数量庞大的病人们。他们是王争艳的第三种养分,这些人以信任和良善反哺了王争艳,他们是这剂药的受益者,也为其注入驱动力和幸福感。

这一剂良药,应当准确地指向病根,并且是守在普通柜台,而非贴着VIP的标签。

这一剂良药昭示着许多简单的医学原理:医生是治病的,不是医药代表;医生是站着的人,不是检查仪器的利润;最好的医生不一定需要最好的医院,最响的名头;小处方同样能使医疗机构获得良好生存;医生天平的另一端是病人,不是钱、权、地位和上级;还有,正像温总理所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人。

正因为王争艳只开良药,所以王争艳清贫。但是,王争艳不差钱。很多人得到的,是她失去的;而她得到的,也正是许多人失去的。

一剂良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值得依赖,值得托付以性命——天使的境界,也莫过若此。

“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不等的药,就看医生一支笔。”

张雅琴:党的好女儿,人民的“好丫头”

张雅琴(1954.12—2010.9),女,江苏省丹阳市新桥镇金桥村原党总支书记。先后荣获“江苏省十大女杰”、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被评为敬业奉献模范。

为修桥,她跳进冰河挖土

木桥村(金桥村的前身)当时在丹阳的“金三角”属于发达地区的“贫困村”,工业产值不到500万元,集体经济还欠着20余万元的债务,村干部已经多年没发工资。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和“上访村”。

担任党支部书记那年,张雅琴45岁,正好到了可以享受内退政策回家休息的年龄,却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挑战,她下定决心要带领木桥村致富。作为土生土长的木桥人,家门口的塘有多深,她比谁都清楚,因此,刚开始她有些犹豫,丈夫也劝她:“村里的基础这么差,群众的期望又是这样的高,我们也有自己的工厂,还不够你忙吗?你就别操那份心了。我只希望你安安分分地相夫教子。”

但张雅琴的回答掷地有声:“一家富了就满足了吗?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我就得为群众做点事啊!”张雅琴与丈夫彻夜长谈,最后丈夫陆荣华拍板说:“行!我支持你,你好好干吧,从此以后你专心抓革命,我一心促生产,保证不拉你后腿。”

要致富先修路。第一件事是造桥。可是这座桥是怎么造出来的呢?跟张雅琴一起奋斗的村干部们至今回忆起来还有点心酸:“这座桥是我们自己造的,是雅琴带领我们村干部用砖一点一点垒起来的,用手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资金短缺是第一个拦路虎。张雅琴首先拿出了准备给儿子上大学用的钱,然后,一个人走访沿线的工厂和百姓,漫漫长夜,她几乎将沿线的工厂跑了个遍,四处化缘。没有砖!张雅琴就带领6名村干部到港口亲自去挑残砖破砖,跟窑厂老板的好话说尽,脸色看尽,张雅琴坚持着!那个大雪的冬天,当造桥工程师赶到现场后,为了赶进度,张雅琴二话没说,卷起裤腿就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挑土方!在她的带领下,村干部纷纷回家拿来了扁担和篓筐,几百立方的土方在村干部齐心的号子声中一点点消失了……

木桥村干部和群众都说:“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张雅琴的事业心非常强,干活时她的心里只有集体,根本没有她自己。金桥村能有今天,是她拼出来的,苦出来的!”

桥修好了,路打通了,工业园区建成了,企业开始落户了。4年之后,木桥村集体经济终于有了起色,不仅还清了20多万元的债务,还积累了140多万元的集体资产。

村民们说:她是真正的“中国好人”

张雅琴是“草根书记”,是真正的“中国好人”。她的一举一动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白天在家几乎看不到她的人影,有时晚上九、十点钟碰到她在小吃店吃面条,看她疲劳不堪的样子,一定是忙得晚饭都来不及吃。长年累月,她奔走四方,工作有了起色的同时,也埋下了病根。她没有干部的架子,为人民谋利益做好事从不张扬,也不求回报,家家户户,田间村头,工厂车间,处处留下她匆匆的身影。

为了金桥村,张雅琴牺牲了无数休息时间,花费了无数心血,更忍受了无数委屈。村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倡村民集中居住,拆迁旧房,好多人不理解,以怨报德。张雅琴家中的狼狗莫名其妙地死去,大年初一大门上被人泼上污秽,甚至有人上门恶骂:断子绝孙死外甥。而她忍辱含泪,赔着笑脸耐着性子解释、劝导。许多次她被人拒之门外,她也不气馁,一次次再次上门,直到群众感动,村民理解,村上的大事得到解决。家人也不理解,她坦然说道:“我不图名不为利,一心为公,一意为民,何错之有?我嘴不馋手不短,更无尾巴可抓,无惧无畏,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村民眼中的“中国好人”住院后,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自发地前去看望,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不舍、痛哭、流泪。过去个别拆迁不理解她的村民也争前恐后来看望,拉着她的手,愧疚无比。6名曾被张雅琴免职的村干部也流下了眼泪。一个拆迁户塞给她一张纸条,上门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张雅琴。”傍晚,金桥村健身广场上聚集了许多村民,他们饱含深情,泪花飞溅,合唱着一首《祝你平安》,共同祈愿雅琴书记早日康复。

“路上栽个跟头也要为群众抓把泥。”

邓前堆:怒江上的“索道医生”

邓前堆,男,怒族,1964年出生,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人,中共党员。多次荣获各级“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11年4月被中共云南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6月,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评为“全国卫生系统职工职业道德标兵”;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为了治病救人当医生

1983年,年仅19岁的邓前堆,经乡卫生院乡村医生技能培训班取得从医资格后,回到拉马底村当上了一名乡村医生。

选择当医生,不是为了别的,“山区缺医少药,从小目睹乡亲们小病小痛得不到及时治疗,拖成大病,当时我就想这辈子别的事不干了,就干医生了!”邓前堆说,当上乡村医生那天,兴奋得彻夜难眠,终于可以为乡亲们做事了,他下定决心,忍受着夏季蚊虫叮咬,冬日里寒风凛冽,翻越崇山峻岭,走村串寨,打针抓药,把脉诊疗,奔波在云封雾锁的高山峡谷间。

一开始,邓前堆请伙伴们带着他过溜索。后来,他大着胆子自己过。一次,由于滑轮刹不住“车”,他撞到对岸拴铁索的柱子上,左腿受伤,药箱里的注射剂也被撞得仅有一只未碎。他拖着伤腿坚持走到病人家,完成了出诊任务。

慢慢地,邓前堆可以熟练过溜索了。在努力钻研中,他的医术也一天天提高。不仅本村的,外村的乡亲也来找他看病。年逾八旬的老奶奶,双手皮肤皱如核桃,输液时他总能一针就扎准;烧伤的老人,在他救治下顺利康复。

28年里,邓前堆随喊随到,累计出诊5000多次,步行约60多万公里,从未出现过医疗事故,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救治了无数村民。他所在的拉马底村,免疫规划建卡率达100%,接种率达98%,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0%以上。

乡村医生却有大医仁心

作为一名医生,首要的品质应该是医德;作为一名基层乡村医生,更要注重医德。邓前堆自己经济条件与一般村民没有多大区别,但他却从来不把行医作为赚钱的途径。相反,邓前堆从来不收出诊费。对于那些无钱治病的乡亲,邓前堆往往少收、免收药费。

邓前堆的家在距村卫生室不到1公里的公路边,是一个依大岩石建的三间小平房。屋里除了几件简单破旧的家具外,就是儿子打工带回的一台小电视机。靠边的一间厨房,光线昏暗,有一半的空间是一块巨大的岩石。内设一个简陋的灶台,用来煮猪食,还有一个简单的火塘,用来做饭。

2009年之前,像邓前堆这样的乡村医生每个月可以拿到由卫生局发放的补助126元;从2010年7月起,工资涨了,每个月可以拿到乡村医生补助和计生信息员补助共424.5元,勉强可以安排一家四口人的生活了。

金钱有价,而与乡亲们的情义无价。几十年如一日,邓前堆总在奔忙,却很少想到报酬的微薄。

为了让缺钱的乡亲们看病方便,邓前堆养成了一个习惯,无论是到山地里劳动,还是赶集、作客、走亲戚,他都会习惯性地挎上药箱,以便随时在田边地脚、林间崖下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村民们说,邓前堆就像亲人一样,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总是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随叫随到。

近几年来,收入微薄的邓医生共为乡亲垫付了一千多元医药费,并累积了一堆无法兑现的欠账条。对于村民欠的看病钱,邓前堆从来不去催。他说:“他们有条件还,自然会还。不还,自然是没条件还。”

“现在农村医疗政策好,只要乡亲们需要,我这辈子只想做个乡村医生。乡亲们对我好,国家对我好,这里就是我的家。虽然工作很忙、工资也不高,但我愿意当一辈子乡村医生,我也希望我的儿子留在家乡,做一名乡村医生。”

邵春亮:少数民族学生的“邵老爹”“邵爷爷”

邵春亮,男,汉族,1935年出生,中共党员,大连理工大学教授。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

51岁,他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的“邵老爹”

1986年9月,有着25年教龄、已过天命之年的邵春亮与民族预科班结缘,迎来了大连理工大学在新疆招收的38名民族预科班学生,开始了他教师生涯中工作重点的一个转移,而他的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邵春亮当时清楚地知道,他要面对的是一个与大学其他班级学生有很大差别的民族预科班,学生来自边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民族风俗,还有宗教信仰可谓千差万别。

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是党和国家为提高少数民族文化水平,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多地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门人才而采取的一项特殊措施,是内地落实中央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邵春亮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他说:“对党的民族政策最好的宣传,是行为。带好这些娃娃,责任比天大!”

当时,来自维吾尔、哈萨克、锡伯、蒙古等7个民族的38名新疆娃走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一开始,这些新疆娃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晚上不想睡,早晨不起床,高兴时手舞足蹈,大跳迪斯科,性格率真,可也随心所欲,有时喝酒打架。对此,邵春亮想到的是自己这个班主任的责任,他竭诚尽力启发他们思考,给予他们信心与力量,让年轻的人生风帆驶上美好的航线。

为带好这些少数民族学生,邵春亮像父亲一样,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钻研他们的心理,制定出有效的教育方案。每天凌晨,邵春亮从学校南山的家里,准时来到北山学生宿舍,叫醒学生去跑步;每天中午,邵春亮都到学校清真食堂,与学生们同桌共进午餐,边吃饭边交谈;每天夜晚,邵春亮同学生们在一起,直到熄灯才离开。夜深人静,他走下山坡,穿过公路,回到住宅区时,遇到两米多高的小区大铁门已经落锁,这时也顾不得自己是年过花甲之人,他翻门而入,有一次竟从铁门上重重地摔了下来,幸好没伤及筋骨。第二天他若无其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

为了拉近与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距离,尽快地打成一片,邵老师将在办公室、课题组的工作任务,全都挪到民族班教室里来做。他悄然坐在教室最后面,关注着学生们的学习,了解各种情况。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段时间后,不管当初入学多么不懂规矩的“调皮蛋儿”,不论个性多么桀骜不驯的娃娃,都在邵春亮零距离的接触中,心甘情愿地改掉了不良习惯,学会了自律。这些“买买提”亲切地管邵春亮叫“老爹”。

周末休息,他与学生一起爬山,一同走滨海路木栈道,一同去参观现代博物馆、达沃斯会议会场等,帮他们开拓眼界,增长见识。

“我已年过七十,但和少数民族学生在一起,我感到我的心还是年轻的!”邵春亮说。

“邵爷爷”的千里家访

中小学教师进行家访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是,你听说过大学老师也做家访的吗?相信不少人都会摇头。然而,邵春亮教授——这位年逾古稀的大学老教师不但进行了家访,而且还是不远千里,到新疆等地少数民族学生家中进行走访。

老人亲自体验了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求学的不易,感慨地说:“如果你去祖国边疆西部那片热土走一趟,亲自感受一下那里人们对发展的渴望,你就没有理由不关心爱护来求学的孩子们。父母把孩子托付给我们,我们就要让他们放心啊。”

为了让学生们学习好文化课,邵春亮教授亲自设计安排教学课程,逐一跟教务处及有关院系沟通。20多年来,他所带的学生都顺利升入了本科。“少数民族地区是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这些地区,关键还得靠少数民族。把这些娃娃培养教育好,将来他们回到民族地区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邵春亮老人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但他们家里有两多:拖鞋多、碗筷多。原来,几十年来,老人家里已经成为学生们经常光顾的“饭店”。屈指算来,邵春亮带过600多名学生,每个人至少去邵春亮家吃过五次饭。每次只要有学生来,老伴儿就提前用碱水把所有的炊具彻底清洗一遍,完全按清真的标准配菜。对此,邵春亮老人欣慰笑着说:“有的学生来家里吃饭,一进门就说‘老师我饿了’。这话我爱听,实在!有的孩子常来借东西,孩子们最后能把菜刀用得像锯,把锅弄得没把儿。看着这些儿孙辈们的快乐,我们老两口也跟着快乐。”而学生则说,他们喜欢和邵爷爷在一起,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摸摸头、一个轻轻的拥抱,都会感到邵老师传递过来的温暖。

十几年前,学生们亲切地称呼邵春亮“邵老爹”,今天,孩子们则称呼他“邵爷爷”,这是一位老人对几代人的关爱,这是岁月给予老人的安慰和幸福。正像老人说的,他不是行尸走肉般地“活着”,他是在“生活着”。这一字之差,境界大有不同。

“我只是做了一个教员应该做的啊,看到这些可爱的少数民族孩子,我就想敞开胸怀去温暖他们。”

阅读全文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写的很好看,很喜欢这样的风格,希望本书编写组作者大大继续加油↖(^ω^)↗

作者:本书编写组类别:短篇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_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无弹窗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