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目录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目录

时间:2020-08-31 00:47:45作者:本书编写组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是由作者本书编写组写的一本轻类型的小说,故事很有深意,值得一看。《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精彩节选:“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史。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个原则,其中就有“朋友有信”。这些先贤往圣之言,说的都...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免费试读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贯穿着整个中华文明史。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孟子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五个原则,其中就有“朋友有信”。这些先贤往圣之言,说的都是诚信对于国家民族、个人集体、人际交往的不可或缺性。

诚实守信也是革命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思想赋予诚实守信这一古老道德规范以时代内涵,周恩来同志强调要“老老实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稳步而又勇敢地前进”。刘少奇同志多次强调“大力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当老实人,坚决反对弄虚作假”。邓小平同志也着重指出要“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反对“说空话、说假话、说大话”。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是这一古老道德规范的最新精神内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须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念。

刘延宝:一家四代守护烈士墓63年

刘延宝,男,1949年12月生,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港沟镇神武村农民。荣获2011年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

大半个世纪了,他守着那些先烈们,不离不弃,无论世事如何变幻,他心中信仰的旗帜从未落地。

如今,他腿脚不灵活,妻子寸步不离。他表情木讷,因为已经听不清也说不出话了,但如果你同他打招呼,回应你的总是真诚的笑容。

承君一诺必守终生

60多岁的刘延宝又出门了,他拄着拐棍,拖着一条病腿,艰难地挪向村口。这条路,刘延宝从10岁起就天天走,已走了50年。他要去的地方,闭着眼也能摸了去。

那是村南几位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的坟茔。这几座坟茔,从刘延宝的爷爷开始,到刘延宝的儿子,一家四代,已经守护了60多年。

如今,烈士墓地已成为当地村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每年清明节,附近学校的师生们都会到烈士墓前,满怀敬仰地听着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敬上亲手制作的小白花,以此来缅怀革命先烈。刘延宝一家四代人的义举为当地村民树立了拥军爱国的好榜样!

生活中的模范

刘延宝在普通农民中能够与众不同,应该和他是同龄人中少有的一个有文化的农民有关。

相比“想说却说不出口”的刘延宝,没有语言障碍的刘增荣却显得憨厚而木讷。农闲时间,刘增荣小两口在离家不远的工厂打工,每年几千元的收入是这个5口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刘延宝家客厅,当问及“如何规划20万奖金的使用”时,木讷憨厚的刘增荣毫不含糊地说“首先考虑给父亲治好病”。

在泉城济南,“全国道德模范”刘延宝已经是代表城市文明的一张名片;济南的普通市民,也因为刘延宝是他们的老乡而自豪。

“做人就是要诚实守信,我们和刘延宝一个村的,我们这里的人说出的话就是要算话。”神武村农村大妈杨兴兰谈到对刘延宝的事迹如何评价时说。村民耿玉萍更是直接地认为,“他这种精神值得年轻人学习!”

现在,刘延宝家几代人践诺“俺能行”、义务守护烈士陵墓60多年的事迹,已经转化成电视专题片、相册以及书籍等宣传载体。刘家的事迹,成为了历城区多个幼儿园的故事教材。

王文彬:烈士墓地的赤诚守望者

王文彬,男,1926年12月生,农民,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龙家店镇汪上村人。2011年5月,荣获河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2011年9月21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2012年1月16日,获选2011年河北年度十大新闻人物及感动河北年度人物。

他年过八旬,腿脚不方便却倔强地拄着拐杖一遍遍参加排练。也许,就是这种坚强的性格支撑他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走过了60多年。

信念:延伸63年的嘱托和承诺:

隔三岔五到烈士墓前走一走,看一看,给烈士墓拔拔草,然后长久地站在那,想想那些长眠在这里的年轻面孔,这是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汪上村85岁的王文彬老人长达63年的习惯。

1948年的一个深夜,解放军急行军的步伐打破了汪上村的静寂,22岁的王文彬终于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解放军战士。他知道,来了解放军就是来了救星,年轻的他迅速投入到为解放军服务的行列。

可是,残酷的战斗让王文彬眼睁睁地看着这些生龙活虎、亲如家人的年轻战士们一个接一个被抬下战场。王文彬流着眼泪和村民们一道安葬这些烈士。他为烈士们擦去脸上的血迹,掸去身上的泥土,整理好带血的军装,23位烈士就这样被安葬在了汪上村。

“把烈士的墓地照看好。”这是部队首长的嘱托,也是王文彬的承诺。王文彬的生命中从此注入了一份沉甸甸的守护职责,这些坟茔也成了王文彬63年来心中最深的牵挂。新中国成立伊始,在王文彬和村干部的指认下,朱兴山烈士的墓被亲属迁走。王文彬说:“为了革命,战士们死在这儿都不在乎,守护他们的墓,我就是把命搭在这儿也不在乎。”

1949年秋发大水,地处低洼的两座墓被淹没在洪水中。心急如焚的王文彬带人在齐腰深的水中忙了一天,顶着雨将坟迁了出来。

镌刻烈士名字的木牌被暴雨冲毁。“有的战士牺牲了连个名儿都没留下,我们有义务给他们立块碑,让我们的子孙永远记住他们敢于流血牺牲的精神。”

2007年,已入耄耋之年的王文彬这样盘算着,他和村里的老哥们儿徐浦、王宝林一道合计着要为烈士墓立碑。于是,3个老汉坐着车找到了县民政部门。面对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王文彬倾诉着内心的焦灼和期盼:“烈士墓不能没有碑啊,村里只有我能分辨出哪位烈士埋在哪里,我都80多岁了,万一哪一天我走了,烈士墓不就成了无名烈士墓?”3位老人的真情让民政部门深深感动。在落实相关史料后,修建墓碑的工程启动了。修葺之后的烈士墓地,高大雄伟的墓碑上铭刻着战斗的经过和烈士们的事迹,碑体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功昭日月气壮山河”的大字震撼人心,村民们栽种的几百棵白杨树日夜陪伴着烈士们的英灵。

不只是守望,更为了精神的传承和绽放

守望是一种力量的定格,一种道德的远眺,甚至是对生命的尊重。王文彬老人63年坚守信念,守望着22座坟茔,悼念哀思,传承着不朽的精神,绽放这道德的光辉。

王文彬对烈士的深情感召着身边每一位村民,从1949年到今天,汪上村村委会班子换了10届,小学校长换了7任,祭奠烈士的行动却从未间断。

王树林曾经是汪上村小学的一名学生,小时候祭扫烈士墓的印象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参军入伍后,他惊讶地发现自己所在的部队竟然就是参加过汪上村战斗的那支部队,经多方查证,他找到了关于那场战斗的确切史料。

自此,王树林心中更多了几分对英烈的崇敬。2006年清明节,已经退休的王树林回乡祭扫烈士墓,当他来到村东,不禁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村小学的几百名师生抬着花圈,扛着铁锹,来到烈士墓前举行吊唁仪式。奏哀乐、默哀、校长讲话、少先队员发言,场景庄严肃穆。守护烈士墓的王文彬老人为孩子们讲述着23名官兵如何英勇地战斗、壮烈地牺牲。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宣誓:“擎起烈士的旗帜,传承烈士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欣慰之余,王文彬对前来扫墓的孩子们喊着:“都好好学习,别对不起烈士!”

看着、听着,老兵王树林哽咽了,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他深深地给师生们鞠了三个躬,只说了一句话:“这么多年,你们从来没有忘记这些烈士,作为这支部队的一员,我谢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们!”

王文彬老人的儿子王春祥近几年经常和父亲一起给烈士扫墓、给烈士墓培土的他深情地表示:“父亲能做到的事,我也要做到。我还要带动我的儿孙、村里的后辈看守好烈士墓。”人们从这位再朴实不过的农民眼中看到的是一种坚毅、信心和对信诺的传承。

正是有了王文彬的坚守和执着,才让20余位英烈的忠魂不再孤单,才使得英烈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永驻群众心间。为了那份不离不弃的信念,王文彬老人倾注了大半生精力和光阴。支撑王老的是一种精神、一份牵挂,是那种一成不变、持续传承的敬仰情怀。

在他穷尽毕生精力信守诺言精神的感召下,英雄的事迹一代代不断传承,爱国主义情怀在数以千计的群众、学生心中播种。

“烈士们为了新中国、为了咱劳苦人,把命都搭在这儿了。我要把烈士的墓地看管好,才对得起他们!”

孙东林:“信义兄弟”生死接力送薪

孙东林,男,汉族,1970年12月生,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湖北省“信义兄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2010年孙东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中国十大责任公民;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当选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1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他是一个企业家,看起来却敦厚老实。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嗓门却不小。给网友留言时他一遍又一遍的校对,怕漏字错字。诚恳爽朗,热情细致,这就是孙东林,一个地道的农民企业家。

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新年不欠旧年薪,今生不欠来生债”

2010年2月9日,为了抢在春节前将农民工的工资发放到位,哥哥孙水林连夜开车从天津赶回黄陂,却在南兰高速河南兰考段遭遇重大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孙东林说:“哥哥、嫂子、侄女、侄子躺在太平间里,撬开撞得扭成一团的事故车后备箱,26万元工钱还在。当时处理后事尚需时日,我想我们家这个年是过不成了,但不能让跟哥干了十几年的工友们也过不好年,让人家骂我们兄弟不地道。我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把钱在年前发下去。”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孙东林带上事故车上的26万元钱,驱车15小时返乡替兄发放农民工工钱。

腊月二十九,两天未合眼、没吃饭的孙东林赶回黄陂家中来不及休息,就让民工互相通知上门领钱。面对大家,他说:“账目及账单现在都找不到了,这是本‘良心账’,大家也凭着良心领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

“当时在孙家,一边是老人痛心哭泣,一边是让大家报账领钱。好多工友都说先办丧事,年后再说,可孙东林不同意,坚持让大家收下钱。”一名农民工说,年前他也领了1万多元工钱。跟着水林老板干了这么多年,还没被欠过工钱。

钱不够发,孙东林毅然从自己的账户上取出6.6万元;仍然不够发,70多岁的老母宋腊梅把自己的养老钱1万多元拿了出来,“拿去发工钱,不能让儿子背上欠钱的名声。”终于赶在除夕前将33.6万元钱足额发到60余名农民工手中,完成了生死接力送薪义举。

“钱是农民工的,不欠薪承诺我们兄弟坚持了20年,还会做下去。”

有信义的“包工头”

1989年,孙东林与孙水林弟兄一同组建起建筑队伍,开始在北京、河南等地承接建筑工程和装饰工程。孙东林一直坚持以诚信为本,始终守信如金。20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状况,孙东林从未拖欠过工人的工资。有时,工程款不能及时拿到,他四处借钱,也要坚持将工资按时发放。他说:“诚信,是为人之道,也是立足之本。”

建筑工人的流动性很大,但在孙东林带领的工程队中,许多工人从1989年开始便一直跟随他参与建筑施工,具有10多年工龄的农民工占了半数以上。工人们说:“跟着他,我们放心。”

对待承包的工程,孙东林严把质量关、精益求精。在北京顺义区,孙东林参与了几乎所有重点工程的施工,许多工程都被誉为“样板工程”。

有一次,孙东林在天津接了一项建筑工程,施工完毕后,由于天气潮湿的影响,一些墙面出现了气泡。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商会用砂纸把有气泡的墙面打平,只要检验方能验收过关就行了。可是孙东林却让工人把有气泡的墙面全部铲平重抹,非但没有借故克扣农民工工资,而且还按重做的工时付给农民工工钱。

“行业内确实有一些不正之风,但只要凭着良心做事,年底再难都应该给农民工付工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其实,在弟弟的记忆里,孙水林被发包方拖欠账款最后只得拿出积蓄垫付工钱的事,不下十次。

“包工头也要讲诚信,不能赚昧心钱,这是自己的良心账。”谈起坚守之道,孙东林说,这些年在天津,一些大的建筑公司做工程时不管别的包工头出价多低,总爱找他去做,觉得他实在,信得过。“去年,我还被大型建筑企业华冶资源公司评为最佳农民工合作伙伴。”

设立“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让诚信阳光照耀心灵

孙氏弟兄讲信用、重诚信、接力送薪的义举被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的慰问和捐赠纷至沓来。孙东林并未把这些钱据为己有,而是将33.4万元慰问金全部捐出,并在黄陂区委的支持下发起设立了湖北省“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会,帮助困难农民工。截至目前,基金会已接受各类捐赠200余万元。2011年初,孙汉华、彭建友等8位困难农民工获得了首笔救助金4万元,每人5000元。

2011年4月25日,由孙东林担任董事长的湖北信义兄弟建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孙东林向社会庄重承诺:注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决不拖欠工人一分钱工资;注重打造名优精品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决不搞偷工减料;签订施工合同后,不搞欺诈、不拖延工期;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将积极参加社会各项公益活动,并竭力为困难家庭的工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社会各界也掀起了向孙东林及孙水林学习的热潮。近两年来,话剧《信义兄弟》社会反响极佳,电影及电视连续剧《信义兄弟》也分别推出。面对各种荣誉与褒奖,孙东林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我只是希望诚信的阳光能够洒遍每一个角落,照进所有人的心里。”

2011年6月26日,孙东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我会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7月18日下午,他专程赶往湖北安陆市陈店乡金龙村,看望身患重症的安陆首例遗体捐献志愿者黄鹏程,并送去了5000元慰问金——这已是“信义兄弟”农民工帮扶基金成立后,第12次资助困难农民工。

当选“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孙东林说:“这既是一份神圣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对他的厚望,他将用毕生的精力,把信义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更多信义的种子,在大地上生根发芽。”

孙影:山区支教只为爱

孙影,女,中共党员,1980年6月生,吉林省辽源人,大学学历。曾获评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风风火火,热情干练,声音又脆又亮,见到别人有困难总是抢着去搭把手,这是一个富有爱心的美丽女子。

白领支教: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情

2005年7月,孙影从辽煤矿业集团辞职南下深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一直想做一件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情”的她,2006年7月看到《深圳商报》与深圳市关爱办发起的募师支教活动,该活动招募志愿者远赴山区支教,她马上报名参加,并从100多位报名者中胜出。这让孙影十分激动:“去贫困山区支教,用自己的知识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当年9月,孙影放弃了在深圳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工作,到达支教地——贵州大方县大水乡的鞍山小学,开始当一名乡村女教师。

大方县位于贵州省的西北山区,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而大水乡则是该县最偏远、最贫穷的乡镇,很多地方不通公路。

刚到贵州山区一个多月的一天傍晚,由于水土不服再加之过度劳累,孙影感到浑身酸痛、痛痒。由于村里没有诊所,孙影只好向镇上的卫生院求助。过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来了一个乡村医生,给她输上一瓶消炎抗过敏的点滴就走了。半个多小时后,她的手背胀痛得厉害,仔细一看发现那点滴的针头已经刺破了血管,药水正一点一滴地向肌肉浸透。她强忍疼痛,托着那只肿得像馒头的右手,打电话向那医生求助。“我家在十里开外的山里,没办法再赶回去了,你自己拔下针头重扎吧!”他说罢,挂断了电话。

“自己拔下针头重扎?”从未碰过针头的孙影闭上眼睛,咬牙拔下了针头,再用肿痛的右手给左手扎针。那一晚,孙影再也忍不住眼里的泪水,一直哭到天亮……

殷心教学的“最美女教师”

初来鞍山小学时,孙影是二年级的班主任。班里的27个孩子,有一半连一年级课本的算术题都做不对,甚至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孙影向学校领导请求,将她每周的19节课加到23节,而且课后还要抽时间给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习上一年的基础课程。那一学期,她成了全校最忙最累的老师。

5年过去,孙影为大山里的孩子们付出了多少,连她自己都无法说清。“只要能为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的付出就值得!”为了心中那份爱,她无怨无悔,痴心不改。

她的无私大爱赢得了孩子们的爱,使她在这遥远的大山深处体会着一种特别的幸福与快乐。每次去山外办事,不管多晚,进山的路口都能看到迎接她的学生。有一次,她去县城给学校买黑板和体育用品,回来的时候雇了一辆小货车。没想到,车开到离学校三公里的地方,被前方一辆坏在路上的车堵住了路。夜色降临,可那辆车还是没有修好,孙影害怕了: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她一个女孩子可怎么办呢?然而,正当她感到害怕无助的时候,伴着几束手电筒微弱的灯光,她听到了孩子们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孙老师,你别怕,我们来接你了!”

那一刻,孙影流泪了。她心疼地一个个将孩子们搂进怀里,眼里含泪,心里却感受着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幸福。那黑暗山路上手电筒的微弱亮光,一直温暖着她,激励着她在这条奉献路上迅跑!

拎着打狗棒的“最美女孩”

做贫困生调查是孙影支教助学的一项主要活动。5年多来,为了作调查,她徒步上千公里,走遍了贵州山区的数十所贫困学校,家访了数百名贫困生。

大方县是山区,而贫困生一般都住在相对偏远的山里,孙影每次家访都要跑很远的山路,时常需翻山越岭才能到达,有时一天就要走10多公里。“一般是坐公共汽车到能到的地方,然后如果能坐摩托的话就坐摩托,实在不行,就只能步行。”有时一天下来,她只能走访调查两三个贫困生的情况,而她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住所,走到哪里天黑,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

家访时让孙影担心的不是路途的坎坷,而是狗!山区农民家中普遍都养着许多狗,一旦生人走进便狂吠不止,这让身为女孩的她着实有些苦恼。为了不被狗骚扰,每次家访时,孙影都不忘拿上一根小木棍来驱赶狗。生性开朗的她戏称手中拿的就是丐帮的“打狗棒”。

监建四所爱心小学的“最美女包工头”

支教时,看到孩子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刻苦学习,孙影既感慨又担忧。于是,她萌生了为孩子们建新校舍的念头。

2006年底,孙影开始四处奔走,最终在“募师支教”发起人许凌峰的帮助下,联系了一位深圳的爱心企业家,他捐助25万元帮助鞍山小学建成了新教学楼,180多名学生从此告别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更名为“许凌峰募师支教希望小学”。这也是她“监建”的第一所希望小学。

2009年,孙影在博客上公布了她实地调查情况的照片,很快,不少爱心人士与她联系,希望能为山区孩子献一份爱心,最终由深圳茶友捐款20余万元兴建的“深惠茶友希望小学”完工,近百名山里娃走近了崭新的教室。

2010年3月,深圳的一位企业老总向千里之外的羊场镇田坝小学伸出了关爱之手,拿出30万元为学校重新建起一栋两层高、建筑面积322平方米的教学楼,更名为“金城宝希望小学”。

2010年9月,春澜希望小学竣工,全校200多名学生全部搬入新楼上课,而这已是孙影成功“监建”的第四所小学!

如今,成功“监建”了四所小学的她对建筑施工已了然于胸了,说起来修学校来是头头是道,当地人感激之余,戏称她为“包工头”。

“我离不开那里,就像孩子们也离不开我一样。”

常德盛:我追求的是全村人过上好日子

常德盛,男,1944年7月生,江苏常熟人,常熟市蒋巷村党支部书记。曾荣获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200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2002年当选党的十六大代表;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45年前,他喊出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誓言,承诺一定要让大家过好日子。

整整10年,他凭着一条扁担两只筐,硬是把1700亩低洼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吨粮田。

“我就是死,也要把蒋巷搞起来!。”

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推销员,吃过闭门羹,掉过辛酸泪,遭遇过车祸,还落下了伤残。

“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

有歌谣说:“蒋巷泽坞锅底塘,十年九涝一旱荒,泥垛墙、茅草房,树皮菜根拌青糠。”

1966年,23岁的常德盛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当上了生产队大队长。第一次在两间茅草房召开全村会议的时候,连条凳子都没有,村干部站着开会。在那次会议上,常德盛对村民喊出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誓言,并拟定了改变蒋巷穷乡僻壤、穷土恶水面貌的计划,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征程。

自1968年起,常德盛带领全村人民,凭借一根扁担两个筐,实施了旷日持久的治水治土系统工程。常德盛个子不高,可干活不落后,挑担不比别人少。白天,他和村民一起干,晚上检查进度和质量,凭着一根扁担两只筐,治水改土、开挖河道、通畅水流。有一年的春节,正是平整土地最紧张的时候,常德盛大年初一凌晨4点就起床挑土。村民发现后,也纷纷跟着下田忙碌。这个春节,全村人没有休息一天。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常德盛带领村民,不仅把1700亩土地抬高了1米,还成功改良了土壤,把全村农田建成田林路沟渠站配套,田块成方,树木成行,沟渠成网,土壤肥沃,生态优良,水泥道路通畅的高产稳产吨粮田。早在1979年,蒋巷村的水稻单产就超过千斤,最高亩产达到650多公斤。看着一颗颗饱满的稻米入仓,看着村民得到一年比一年好的收成,常德盛乐开了花。

“无论在什么年代,当干部都要以身作则,‘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支部’,我们共产党员就是要坚持‘将领兵’、‘跟我上’的精神,无论什么事,只要干部带了头,群众就有劲头,就能一呼百应。”常德盛感慨地说,自己辛苦一点,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环境越来越优美,看到蓝图在他手里慢慢变成了现实,就是最大的幸福。

直到今天,蒋巷村仍是江苏省人均向国家出售粮食最多的行政村之一,蒋巷村大米还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认证。

靠诚信闯市场

上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后,蒋巷农田基本建设不放松。与此同时,常德盛带领村民用农业积累兴办村企,反哺农业。脚上还未洗去泥巴的常德盛对市场经济几乎一无所知。曾经引进了一个所谓的“能人”,结果被骗了近200万元。常德盛说:“这是我这辈子经历最苦的时期,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有人跟我讲,你可以搞破产,我觉得这是利用法律来赖账,以后还怎么跟人家做生意?”常德盛给自己发誓,“就是拼了命,也要把蒋巷搞上去,不靠别人,自己咬牙干!”

常盛集团一家公司的老总平文彬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他和常德盛当初跑市场的艰辛。“当年我和常书记坐一辆破旧的长安面包车到全国各地找市场。他要求我们不管路程多远,都要赶在客户上班前抵达。因此,我们经常是半夜或凌晨两三点出发。”就是在这样急匆匆赶路中,面包车与摩托车相撞,坐在副驾驶位上的常德盛牙床错位,膝盖骨骨折,一只左眼被撞瘪,如今视力仅0.2。

1992年,常德盛带领村民开始探索走一条“立足一产、进军二产”富民强村的新路子:他创办了“常盛”轻质建材厂,迈出了“工业发家”的关键一步。如今,从“常盛”轻质建材厂起步的江苏常盛集团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轻、重钢结构及轻质建材企业,是国家级企业集团,集团下设四个股份制企业,产品门类涉及彩钢复合板、轻质建材、无纺机械、升降设备等。该集团多年来上交国家税收达2亿多元,而累计投入的新农村建设资金也逾亿元,为蒋巷村率先实现小康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常德盛的失与得

如果按照名利来计算,常德盛可谓失去很多。

上世纪70年代初,上级组织选调常德盛参加县工作队,这是当干部的一个好台阶。但当时在蒋巷村,常德盛刚摸到发展门路,不舍得放弃,就没有去。

上世纪80年代,乡里老书记调走,上级希望常德盛接手担任乡主要领导,征求意见时被他谢绝。当时蒋巷村的农业生产上来了,在全省有了影响,发展逐步上了轨道,常德盛想一心一意搞下去。

1986年之后,常德盛还当过任阳镇党委副书记和支塘镇党委副书记,都是兼职的。实际上,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蒋巷。最近几年,蒋巷村党支部改成了党委,但常德盛觉得,不管叫什么,为老百姓服务的本质不能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蒋巷村各项事业快步发展,支塘镇批准的考核报酬,常德盛只拿一个零头,近14年来,常德盛共计少拿128万元,更没法结算他经手接洽的业务费用,如果按百分比结算业务费用,常德盛一年落实项目几千万,几年下来,至少可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钱是不现实的,但是钻到钱眼里的干部是没有前途的。”常德盛说。

不仅如此,常德盛兼任常盛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期间,工资报酬只领取镇党委考核的那一份,比起一些企业副总甚至业务骨干,收入要少一大截。企业改制,按照章程规定,常德盛是董事长、总经理,可以名正言顺地持大股,一夜之间他就可以变成千万富翁。但常德盛不愿意这样做,他把上千万的股权全部给了村里。

常德盛的“三不原则”

早年,常德盛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不收礼,不吃请,不徇私。

后来村里经济发展了,他又更新了“三不原则”——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坐高档车子。

进入新世纪以来,他再次发展了自己的“三不原则”:一是职务不搞终身制;二是职位不搞世袭制,不传自己人,培养德才兼备的接班人;三是村厂班子不搞家族制。

“我不是什么都不要,我要的是让农民长期得到实惠和安居乐业,要的是蒋巷人对党员干部的理解和支持,要的是乡亲们都说改革开放好,都说社会主义好,都说共产党好。”

李影:“魔法”公厕的80后管理员

李影,女,1981年1月生,江苏徐州人,系来沪农民工,现为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29号公厕管理员,中共党员。曾获得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农民工等荣誉称号;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生机勃勃的吊兰、轻柔舒缓的音乐、窗明几净的房间……如果不是门口挂着“公共厕所”的标牌,路人无不以为这是个休闲场所。但在几年前,这里还设施简陋、环境潮湿、异味扑鼻。对这个公厕施以“魔法”的,是一位外来农民工——李影。一位“80后”的年轻姑娘,不嫌活脏,不怕事小,把小小公厕打理成为大上海的文明窗口。

把工作岗位当成家

1998年,17岁的李影从苏北农村来到上海打工,期间她做过服务员、推销员、当过投币厕所管理员。2005年,24岁的李影走上了龙潭小区公厕管理员的岗位。

小姑娘很爱美,但眼下的工作环境虽然看上去还算干净,却掩不住扑鼻的异味。公厕门口连接着一条泥泞小路,门前的空地上杂草丛生,来上厕所的人时不时都会抱怨几声。看到一个小姑娘来清扫公厕,很多居民投来怀疑的目光。

要强的李影没有退缩,她下定决心,要把大家眼里最不干净的场所,变为社区里最美的地方。

当观察到顾客特别是老年人用厕后,地面时常会留下尿渍,既容易产生异味,干了以后又不易清除,她自创“跟踪式”保洁法,即每来一位客人,就进行一次打扫,这样的保洁方式劳动强度很大,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数千米的路,但李影觉得能保持公厕干净无异味,自己累点也值得。当发现公厕便民设施不多,李影自掏腰包在公厕内点起了檀香,贴起了“小心地滑”的提示,摆上了洗手液,在洗手台下方添置了一个大鱼缸,原本呆板的公厕环境立即变得整洁生动。

变化不止这些。李影还自掏腰包,买来洗手液、烟灰缸、医药箱、阅报栏、大鱼缸。公厕门前的小路也铺上水泥,装上扶手,方便残疾人走路。空地被划分为两块,一边种上各类花卉植物,另一边供人停放自行车、助动车。居民们欣喜地发现,摆满盆景花草的公厕里清香阵阵、绿意盎然,完全变了模样。

公厕50米外是龙潭小区居委会的便民输液点,许多老人们常常举着吊瓶跑到公厕方便。李影发现这一情况后,上班时总会自然而然地朝居委会的方向望望,只要看到有举着吊瓶的老人过来,就主动迎上去,将老人扶进厕所。几年下来,李影“望一下、问一声、扶一把、送一程”的服务程序得到输液老人的交口称赞。

李影的寝室就在公厕楼上,“把工作岗位当作自己的家”,她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

诚实做人老实做事,付出总会有回报

公厕管理员、月薪2000元,这个常人看来不起眼的岗位,李影却干得有滋有味。“工作虽然平凡,但不能因为平凡而小看自己、小看这份工作。”李影说,“居民认可,我最快乐!”她管理的公厕被评为“上海最好的公共厕所”,成为其它公厕的样板。

她的努力,公司领导看在眼里。发展新党员时,公司第一次向外来农民工伸出了橄榄枝。2008年底,公司成立了以李影名字命名的公厕班组。为了让班组管理的14个公厕都能整洁如一,班长李影每天骑着自行车巡查,但要让组员认同她的服务理念,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些老员工觉得李影的保洁法太折腾,比如“地面上没脚印、玻璃上没灰尘”,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但李影不去争辩,而是自己动手拖地擦窗。一次次碰撞,一次次磨合,组员们开始理解李影,并努力地向她看齐。

在最近的一次上海市公共厕所文明评比中,李影所在班组的公厕占了前十名中的两个。

从一线保洁员到管理十余名成员的班组长,李影的角色改变了。每天,无论刮风下雨,李影都要骑上自己的“小毛驴”,来回奔波在12个公共厕所之间,有时一天要跑2轮,登记报修项目、检查卫生、和组员交流经验……“因为每个公厕都以‘李影式公厕’作为样板,要求很高。”当组长一年多时间,她已骑坏了一辆电瓶车,如今这辆新买不久。她说:“公厕间最短的距离约10分钟,最长的要骑半小时,虽然累,但我把工作岗位当作自己的家。”

李影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更大的回报。2010年上海推出居住证转户籍新政后,首批获益者产生,将有40名在沪务工的优秀农民工可获得上海户籍,这40位农民工都是我国首批“全国优秀农民工”,根据国务院特批政策,可在就业地落户。上海市在2010年2月公布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试行办法》规定,凡“在本市作出重大贡献并获得相应奖励,可不受持证及参保年限的限制,优先申办本市常住户口”——李影具备了条件。她在闸北区人才服务中心领取户口准迁证,在芷江西路派出所顺利办理了自己和女儿的落户手续。拿到上海户口簿的那一刻,李影喜极而泣。

“有人觉得这岗位不体面、没出路,但我觉得,恰恰是这份工作,给了我一个灿烂的人生。”

唐中和:坚守麻风村49年的“编外医生”

唐中和,男,汉族,1946年9月生,湖南省新宁县丰田乡庄丰村乡村医生。2007年唐中和被评为邵阳市十大光荣人物;2008年被评为邵阳市首届道德模范;2009年,唐中和获湖南省道德模范称号、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谈起麻风村,大多数人的脑海里便会呈现出破败的景象:无水无电,与世隔绝,犹如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无家可归的老残病人遭疾病侵袭,有人皮肤溃烂,有人五官畸形扭曲,这样触目惊心的场景,很多人看一眼,厌恶之意便油然而生。然而,唐中和却毫不动摇地每天坚守着这一切,一心一意地治疗麻风病人,敬畏的力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滋生。

不是医生的“医生”

13岁那年,唐中和患上麻风病,被送到胭脂凼村。医生住地离“麻风村”有3公里远,每3天进村一次。聪明、好学的唐中和被医生何雄选为小帮手,从何雄那得到了《临床医生手册》、《麻风病防治手册》等书籍,厚达几千页,遇到不认识的字,他翻阅字典认真地学习,掌握了一些简单治疗方法,很快成了医生的好帮手,成了一名“编外医生”。他自学中草药治疗溃疡的方法,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后来,省皮肤病防治所又派来一位叫何楚屏的医生,他见唐中和勤快、好学,又懂得些医理知识,便手把手教他诊断治疗方法,指导他开药方,唐中和的医术大有长进。

唐中和自己的病并不严重,几年时间就康复了,他本可以离开麻风村,回家与亲人一起生活。他康复时,病友刘成冬等人找到他说:“小唐医生,听说你要回老家去。你要是走了,我们怎么办啊?”望着那一双双乞求的目光,本可以离开“麻风村”、回家与亲人一起生活的唐中和,毅然留了下来。

唐中和后来还有两次离开的机会,但都为了那句承诺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默默守护奉献在“麻风村”。一次是1986年,国家规定麻风病人可以在家中治疗,从此麻风村再也没有新的成员,但他没有回去。一次是1993年,“麻风村”所有病人全部治愈后,他还是没有离开这里。人们感到有点意外。他饱含深情地说:“这里的人麻风病是好了,可他们老了又有其他疾病,也需要我。我在这里久了,我对他们有感情。”

由于种种原因,唐中和始终没有正式的医生身份,待遇十分低。“如果为了钱,我早离开这里了。我就是觉得,做人要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新宁县皮防站站长说,唐中和是他们的编外医生,本来可以退休了,但没人愿去接手。2011年2月,县皮防站与他续签了两年的合同,每月给他发400元的工资。

不是村长的“村长”

1986年,根据国家政策,麻风病人不再集中治疗,从此,麻风村再也没有新的成员。留下来的老人现在无法耕田劳作,靠着政府的救济过日子。

几十年来,唐中和的房间兼诊室存放着一些常用药,他从那个时候起就主要负责老人们的简单治疗,同时作为“村长”给他们分发粮食,照顾老人们的起居生活;作为“村长”守护着麻风病患者,为他们治病抓药,为他们送米添衣,为他们中的逝者送终尽孝。

从麻风村建立到现在,有49位“村民”离世。每死去一位“村民”,唐中和都要带人挖好墓坑,置办棺材,按农村的习俗将其安葬,让死者享有应有的尊严。

2011年5月,一名老人去世。由于村里的老人腿脚不便,无法将棺材抬上山,而邻村的村民因恐惧麻风病不愿帮忙,唐中和便作为“村长”组织大家将棺材拆开,一块块搬到墓地再进行安葬。

如今,唐中和患有糖尿病和心脏病,这也是他的家人和村民一直担心他的原因。他有两儿两女,其中3个孩子在县城买了房子,生活条件很不错,子女们一直不愿意父亲再到麻风病村去。女儿常常说,皮防站给你多少工资,我们翻倍给你,只是你要在家里好好安度晚年。

“但我不愿意丢下那边的村民。”唐中和说。

不是保姆的“保姆”

多少年过去了,胭脂凼的生活依旧原始,没有电,没有公路,老鼠随处跑动,虱子、跳蚤、臭虫可以轻易地寄居在人身上。上厕所时,蚊子和苍蝇成群。村民只知道寒暑易节,天冷天热。这些老人被他们的家属遗弃,鳏寡孤独,依赖救济在这个方圆不过一里的山窝里耗尽生命。

而唐中和是他们最牵挂的人,他不是他们的保姆,却胜似保姆。唐中和每个月给他们发放救济金,为他们治病,解决他们这样那样的困难,给他们讲山外的事,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老人们重复地用这些听到的琐碎故事来打发时间,拼凑外面世界的轮廓。

村中老年病人张贞校的病情加重,唐中和为她开了一些药剂,病情有所缓解,那段时间,唐中和每天给她喂药,甚至处理大小便,“没有唐医生,她早就去了。”邻居们说。

上世纪70年代初,女病人区收治了一位40来岁叫江小芳的患者。每天吃过晚饭,一位男病友手持木棍在前面开道,拍打草丛驱赶毒蛇,唐中和手提马灯,肩背药箱,深一脚浅一脚地前去行医,路上跌倒摔伤是常事。持续一年,他终于将江小芳治愈。江小芳回到家后还生了个可爱的女儿,她逢人就说:“我和女儿的命是唐医生给的。”

回龙寺镇患者李中才没有亲人,住进麻风村后,突发急病。连续50多天,唐中和跑上跑下,为他打针喂药,给他煮饭,帮他倒屎倒尿,“他做了连一些亲生儿女都不愿做的事。”村民们说。

……

“放心,我不会丢下你们不管!”

马国林:兄债弟还好男儿

马国林,男,回族,1973年9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硝河乡马昌村农民。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诚实守信模范称号。

做人要讲诚信,要凭良心

1995年,马家兄弟俩用打工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买了第一辆车跑运输。2001年,大哥马国恩不顾家人反对,变卖了他的运输车,贷款创办起自己的砖厂,但由于缺乏管理和过硬的生产技术,砖厂办起4年一直亏损。

常言道,祸不单行。2005年,马国林的大哥因急性心肌梗塞突然去世,留下办砖厂欠下的60多万元债务。嫂子因为丈夫猝然离去深受打击,精神变得有些失常,三个年幼孩子无人照顾。

就在马国林办完大哥丧事的第7天,要账的人纷纷找上门来。马国林找嫂子询问砖厂的事,得到的结果是,大哥在这几年不仅没有赚过一分钱,反倒欠下不少债务。除过亲朋好友的,大哥欠下别人和银行款总共63万元。

事实上,马国恩欠下的是一笔笔“糊涂债”。因为马国恩人品好,他与朋友之间的借款,除口头约定外,均没有书面凭证。而银行贷款,在主债务人去世的情况下,担保人和财产继承人有偿还贷款的义务,但马国恩的孩子年幼,妻子没有任何经济来源。

面对濒临破碎的家和大哥欠下的巨额债务,看着年迈的父母,悲伤的嫂子和年幼的侄子侄女,马国林心如刀绞,再看看焦急的债主们,马国林又矛盾不堪。毕竟,60多万元对一个农民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况且,两个家庭今后的生活开支也不是一笔小数目。经过再三考虑,马国林毅然决定,大哥的家,他来养;大哥欠的债,他来还。

艰苦创业践诺言

马国林记下了哥哥所欠的每笔债务,向债主承诺尽快偿还。有人劝他:“你哥欠的钱,你一分也别还,别人也拿你没办法的。”马国林坚决地说:“不行,大哥为人那么好,我不能坏了他的名声。”马国林给要债的人以自己的名义重新打了欠条。经过几天慎重考虑,马国林背着妻子偷偷地将家里的康明斯载重卡车以23万元的低价卖给了别人,并将自己多年的血汗钱取出来,首先还清了大哥在西吉县将台乡信用联社的10万元贷款。

他的这一举动让将台乡信用联社的负责人也感到意外,“真没想到国林这么守信用,会拿着自己的钱替他哥还贷款”。

随后,马国林把全家人召集到一起说:“我们现在要齐心协力,把砖厂重新启动起来。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从现在起,我们二十多口人就是一个整体,一切从头开始,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这些困的。”就这样,没有流动资金、没有经验技术,单凭一家人的苦干实干,砖厂又重新启动了。

男儿重诺人敬仰

“我给你还钱来了。”2006年年初,当马长祥从马国林手中接过5万多元现金时,激动不已。马长祥告诉记者,当时他给马国恩借款,口头约定偿还时间为2004年至2006年,马国恩突然离世,他都有了放弃索要的打算。

苏宝成与马国恩是多年的好友。2005年,苏宝成将准备购房的16万元积蓄全部借给马国恩,也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凭证。马国恩病逝后,苏宝成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钱打水漂了。”为此,妻子与他整天闹矛盾。“失去朋友,又失去钱财。”苏宝成说他当时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既伤感又懊恼。就在此时,马国林主动找上门,说16万元由他替哥哥偿还。苏宝成说,当时听了这话有点不相信,但时隔不久,他心中的疙瘩就解开了。2006年年初,当马国林拿着10万元现金敲开他家门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世上还真有这么重情义的人”。2007年4月,马国林又将剩余的6万元还给苏宝成。

又一惊人之举:砖厂“物归原主”

就在此时,马国林做出一个惊人举动,将砖厂管理权和收益全部交给嫂子马秀花。但马秀花坚决不同意,因为马国林在砖厂经营方面付出了心血,如果没有他砖厂难以维持到现在,也不可能盈利。但马国林一再坚持,他经营砖厂的目的是为了替哥哥偿还债务,砖厂是哥哥一手创建起来的,现在债还清了,是到了“物归原主”的时候。

在众人的劝说下,两人商议后决定,将砖厂承包,每年由马秀花收取承包费,马国林负责监督砖厂经营状况。马国林表示,承包可减轻嫂子的压力,还有固定收入,可安心供养几个侄子上学。马秀花高兴地说:“砖厂承包每年可净收入10多万元,完全够一家人生活”。

马国林的诚实守信行为,为他赢得了更大的信誉,为他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与他合作的人纷纷主动找上门来。对此,马国林感叹地说:“做人比挣钱更重要啊!”

“做人要讲诚信,要凭良心,哪怕借了一分钱都要还。”

阅读全文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

写的很好看,很喜欢这样的风格,希望本书编写组作者大大继续加油↖(^ω^)↗

作者:本书编写组类别:短篇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最新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