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周恩来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周恩来小说全文免费试读

时间:2020-08-31 00:47:30作者:陈雪薇

完结小说《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由陈雪薇所编写的轻类型的小说,主角周恩来,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一、大国穷国的建设比革命更艰难应当以什么样的精神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是周恩来经常强调并身体力行的一个问题。他 深知自己祖国的国情,也洞察世界发展的全局,所以,一贯主张“艰苦奋斗,建设国家”。 反复强调...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免费试读

一、大国穷国的建设比革命更艰难

应当以什么样的精神来建设我们的国家,是周恩来经常强调并身体力行的一个问题。他 深知自己祖国的国情,也洞察世界发展的全局,所以,一贯主张“艰苦奋斗,建设国家”。 反复强调:建设国家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应该有临事而慎的态度;要树立节约的 观念。这份精神遗产是留给全党全国人民的,在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 继续发扬光大的珍贵财富。

1954 年 9 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曾指出:“我国原来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现在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的工业国家,这是一个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周恩来认为:“不能说建设比革命容易,当然革命成功是艰难的,但现在建设就更艰 难。我们也不能说社会主义国家好像困难就少了。在某一意义上说,建设比起万里长征来, 可能是困难要少一些。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在我们这样落后的经济基础、落后的文化 基础上,我们的知识这么有限,我们对于建设、对于科学的经验这么少,建设也许比革命更 困难。”周恩来估计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也许比革命更为困难,不仅 是十分正确的,也是富有远见的。正如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说过的“夺取全国胜利,这 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 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和周恩来都 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眼光来看待建设新世界问题的。自然,破坏旧世界与建设新世界 相比,后者更为复杂和艰巨。这除了客观因素以外,从主观因素来看,正如毛泽东所说:“社 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 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认清楚它的规律。”这个估计是中肯的。1957年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也说到:我们的知识是这么有限,现在对于积累和消费的比例问题, 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问题,农业与工业的比例问题,人力、物力、财力的平衡问题,提高 人民生活问题,城乡人民生活接近问题,还有教育等等多方面的问题,我们都没有能够解决 好。现在我们快要进入第二个五年计划了!这就是说,给我们的任务很紧急,必须解决这些 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周恩来的这番话,充分地说明,建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是复杂 的,任务是繁重的。因此,周恩来语重心长地提出:“不仅我们老一辈,就是对年轻人也应 该使他们懂得建设工作中的困难,把事情看得那么容易,那就会栽跟头,而且会学不好的。”

周恩来所以强调建设国家要有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的。周恩来把中国的特点概括为八个字,就是:国大、物博、人多、任重。这是极其精确而 深刻的。

国大耕地少是我国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我国国土之大居于世界各国的前列。但是,中国 可耕地只有 16 万万亩(1957 年数字)。周恩来说:和南亚的一些国家比,除东巴基斯坦那个 地方以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我们的耕地少,都比我们的耕地多,有的多了一半,有的多 几倍。我国人口跟耕地面积比,平均每人不到 3 亩。至于欧洲国家人均耕地那就更多了。这 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可开垦的耕地数量不大,移民不容易。这是建设中遇到的首要困难。

物博是我国发展经济一大优势,但是资源分布和发掘,利用很不平衡。周恩来曾分析过: 汉族人口多,经济、文化比较发展,但是开垦的土地已经不多,地下资源也不如兄弟民族地 区丰富。兄弟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是祖国工业化的有力后盾。但是,兄弟民族地区的资源还 没有开发,劳动力少,技术不够。这样的基本状况说明,我国发展经济有潜力,然而,充分 发掘和利用丰富的物质资源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人多这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点。周恩来明确提出过:“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 活,是我们的经常性和根本性的任务。”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增加生产对于我们全体人民, 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生产不断地增加,不断地扩大,才能逐步地克服我 们人民的贫困,才能巩固我们革命的胜利,才能有我们将来的幸福”。

任重这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1956 年 11 月,毛泽东曾这样预言过: “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 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 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这个预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周 恩来也说过,“我们搞得好,对世界革命就会有更大的贡献”。

周恩来从中国特点来认识国情,从而能够洞悉其对经济建设的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深 知它的历史和现状并预测它的未来;看清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客观规律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制约。而这正是他强调树立长期艰苦奋斗思想的立足点。周恩来所以提出 建设国家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思想,也是由于他正确地认识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与先进 国家之间在科学技术方面存在的差距。周恩来在 1956 年曾预言: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一日千 里地突飞猛进,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1963 年,周恩来对我国工业 水平与技术水平同国际水平相比作出了这样的估计:“我国的工业水平相当于四十年代的国 际水平,技术水平有的已经达到五十年代的国际水平。”这个估计是客观而准确的。尽管在 工业和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过二十几年和十几年,但是,在我国发展的同时先进 的国家也在发展,由于它们的基础雄厚,同我们不在一条起跑线上,因此,要实现中国变农 业国为工业国的目标;要赶上甚至超过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正如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经作过 的估计:50 年不行,至少也要 10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有长期艰苦奋斗建设国家的 精神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二、要树立节约观念,勤俭建国

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建设国家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节约观念,坚持勤俭建国。 周恩来在这方面所作的精辟论述,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在这方面的模范作风 更是值得今天效仿。

1.树立节约观念,是建设国家过程中的一个要害问题。

树立节约观念是周恩来在 1955 年 2 月提出的。他认为,在我们这个国家大、人口多、 底子薄的情况下进行有计划的建设,必须使我们的干部和人民都有这样一个观念:节约一点, 就是对国家增加一分贡献,对于国防增强一分力量;浪费一点,对于国家建设和国防建设都 有害。国家大了,稍微不留神,就要浪费一批人力,或者物力,或者财力,对我们的建设就 不利。

周恩来对人力、物力、财力存在的严重浪费的现象曾作过尖锐的批评,并分析过产生浪 费的原因,提出过改进的办法。周恩来认为,人力的浪费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人浮于事,多而 不精。这种情况最普遍存在于国家机关和企业里。他指出,有人认为人多势众,人多好办事, 这样的思想指导,势必导致机构臃肿,人员膨胀,不要认为我们国家人力多,劳动力过剩, 没有浪费不浪费的问题。这样考虑问题对国家不利,也不利于做到人尽其才,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周恩来认为,物力的浪费也有类似情况。他指出:“中国的物力,说起来是物产丰富, 但是也不能那样简单地看。绝大多数的物资、矿源我们并不晓得,我们的勘察力量还是有限 的。旧社会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资料,我们这几年才发展了地质勘察队,才到全国各地各个 地方逐步地进行勘察,全国的普查还需要时间。所以,中国到底有多少物资、矿源,我们今 天还不甚了了。已经有的物资供不应求,发展工业,发展农业,都感到物资不是过多,而是 不够。这就必须很好地节约,浪费是不许可的,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是有害的。” 对基本建设中存在的物力、财力浪费现象,周恩来尖锐批评说:我们基本建设上有许多条件 过高,是浪费的;我们的城市建设,有的也是条件过高,是浪费的。中央对城市建设提出过 三条意见:第一是实用,第二是经济,第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照顾美观。可是这些决定没有 效,他做他的,把钱花在形式上,又不实用,又不经济。顾外表,不顾内容,钱花多了,当 然不经济。搞了很多礼堂,豪华饭店,办公大楼,使用率不高,可住的房子没有了。造成这 些浪费,除了由于我们的无知,就是思想认识上的错误。对此,他曾要求国家建设委员会搜 集材料,开展检查,加以纠正。

2.要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企业事业。 节约和勤俭是不可分割的,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周恩来自建国以来不断地强调节约和勤俭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的重要意义。他认为,提倡勤俭持家,勤俭办一 切企业事业,这不仅可以节约、积累,可以多建设;而且有利于养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 他说:“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要建成一个强国就应该付出一定的代价。我们这一辈子和这 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更可以把社会主义推向 前进,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周恩来把勤俭节约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联系起来加以认识、阐述, 不仅在更深的层次上揭示了勤俭节约的意义,而且显现了一个彻底唯物主义者、一个无产阶 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

阅读全文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这本书的周恩来性格鲜明可爱,语言诙谐幽默,内容新颖引人入胜不拖沓,强推!

作者:陈雪薇类别:短篇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共和国的经济与周恩来周恩来小说全文免费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