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小说精品》完结版精彩试读 《萧红小说精品》最新章节目录

《萧红小说精品》完结版精彩试读 《萧红小说精品》最新章节目录

时间:2020-08-31 00:36:53作者:郭艳红

《萧红小说精品》是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轻小说,小说的作者是郭艳红,主角是习近平刘成黎文,下面一起来看下说的主要内容是: 看风筝 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地网罗着胡须。在夜间,在冰雪闪着光芒的时候,老人依着街头电线杆,他的黑色影子缠住电杆。他在想着这样的事: “穷人活着没...

《萧红小说精品》 免费试读

看风筝

拖着鞋,头上没有帽子,鼻涕在胡须上结起网罗似的冰条来,纵横地网罗着胡须。在夜间,在冰雪闪着光芒的时候,老人依着街头电线杆,他的黑色影子缠住电杆。他在想着这样的事:

“穷人活着没有用,不如死了!”

老人的女儿三天前死了,死在工厂里。

老人希望得几个赡养费,他奔波了三天了!拖着鞋奔波,夜间也是奔波;他到工厂,从工厂又要到工厂主家去。他三天没有吃饭,实在不能再走了。他觉得冷,因为他整个的灵魂在缠住他的女儿,已死了的女儿。

半夜了,老人才一步一挨地把自己运到家门,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胡须颤抖,他走起路来谁看着都要联想起被大风吹摇就要坍塌的土墙,或是房屋,眼望砖瓦四下分离地游动起来。老人在冰天雪地里,在夜间没人走的道路上筛着他的胡须,筛着全身在游离的筋肉。他走着,他的灵魂也像解了体的房屋一样,一面在走,一面坍落。

老人自己把身子再运到炕上,然后他喘着牛马似的呼吸,全身的肉体坍落尽了,为了他的女儿而坍落尽的,因为在他女儿的背后埋着这样的事:

“女儿死了,自己不能做工,赡养费没有,儿子出外三年不见回来。”

老人哭了!他想着他的女儿哭,但哭的却不是他的女儿,是哭着他女儿死了以后的事。

屋子里没有灯光,黑暗是一个大轮廓,没有线条,也没有颜色的大轮廓。老人的眼泪在他有皱纹的脸上爬,横顺地在黑暗里爬;他的眼泪变成了无数的爬虫了,个个从老人的内心出发。

外面的风的嚎叫,夹着冬天枯树的声音。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扑向窗纸打来,唰唰的响。

刘成在他父亲给人做雇农的时候,他在中学里读过书,不到毕业他就混进某个团体了。他到农村去过。不知他潜伏着什么作用,他也曾进过工厂。后来他没有踪影了,三年没有踪影。关于他妹妹的死,他不知道;关于他父亲的流浪,他不知道;同时他父亲也不知道他的流浪。

刘成下狱的第三个年头被释放出来,他依然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他的脸色还是和从前一样:冷静、沉着。他内心从没有念及他父亲一次过。不是没念及,因为他有无数的父亲,一切受难者的父亲他都当作他的父亲,他一想到这些父亲,只有走向一条路,一条根本的路。

他明白他自己的感情,他有一个定义:热情一到用得着的时候,就非冷静不可,所以冷静是有用的热情。

这是他被释放的第三天了。看起来只是额际的皱纹算是入狱的痕迹,别的没有两样。当他在农村和农民们谈话的时候,比从前似乎更有力,更坚决,他的手高举起来又落下去,这大概是表示压榨的意思;也有时把手从低处用着猛力抬到高处,这大概是表示不受压迫的意思。

每个字从他的嘴里跳出来,就和石子一样坚实并且钢硬,这石子也一个一个投进农民的脑袋里,也是永久不化的石子。

坐在马棚旁边开着衣钮的老农妇,她发出从没有这样愉快的笑,她触了他的男人李福一下,用着例外的声音边说边笑:

“我做了一辈子牛马,哈哈!那时候可该做人了,我做牛马做够了!”

老农妇在说末尾这句话时,也许她是想起了生在农村最痛苦的事。她顿时脸色都跟着不笑了,冷落下去。

别的人都大笑一阵,带着奚落的意思大笑,妇人们借着机会似的向老农妇奚落去:

“老婆婆从来是规矩的,笑话我们年轻多嘴,老婆婆这是为了什么呢?”

过了一段时间,安静下去。刘成还是把手一举一落地说下去,马在马棚里吃草的声音,夹杂着鼻子声在响,其余都在安静里浸沉着。只有刘成的谈话,沉重的字眼连绵地从他齿间往外挤。不知什么话把农民们击打着了,男人们在抹眼睛,女人们却响着鼻子,和在马棚里吃草的马一样。

人们散去了,院子里的蚊虫四下地飞,结团地飞,天空有圆圆的月,这是一个夏天的夜,这是刘成出狱三天在乡村的第一夜。

刘成当夜是住在农妇王大婶的家里。王大婶的男人和刘成谈着话,桌上的油灯暗得昏黄,坐在炕沿他们说着,不绝地在说,直到王大婶的男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最后才停止:

“啊!刘成这个名字,东村住着的孤独老人,常提到这个名字,你可认识他吗?”

刘成他不回答,也不问下去,只是眼光和不会转弯的箭一样,对准什么东西似的在放射,在一分钟内他的脸色变了又变!

王大婶抱着孩子,在考察刘成的脸色,她在下断语:

“一定是他爹爹,我听老人坐在树荫常提到这个名字,并且每当他提到的时候,他是伤着心。”

王大婶男人的袖子在摇振,院心蚊虫群给他冲散了。圆月在天空随着他跑。他跑向一家房脊弯曲的草房去,在没有纸的窗棂上敲打,急剧地敲打。睡在月光里整个东村的夜被他惊醒了,睡在篱笆下的狗和鸡雀在吵叫。

老人睡在土炕的一端,自己的帽子包着破鞋当作枕头,身下铺着的是一条麻袋。满炕是干稻草,这就是老人的财产,其余什么都不属于他的。他照顾自己,保护自己。月光映满了窗棂,人的枕头上,胡须上……睡在土炕的另一端也是一个老人,他俩是同一阶级。因为他也是枕着破鞋睡,他们在朦胧的月影中,直和两捆干草或是两个粪堆一样。他们睡着,在梦中他们的灵魂是彼此地看守着。窗棂上残破的窗纸在作响。

其中的一个老人的神经被敲打醒了。他坐起来,抖擞着他满身的月光,抖擞着满身的窗棂格影。他不睁眼睛,把胡须抬得高高的盲目地问:

“什么勾当?”

“刘成不是你的儿吗?他今夜住在我家。”老人听了这话,他的胡须在蹀躞。三年前离家的儿子,在眼前飞转。他心里生了无数的蝴蝶,白色的,翻着金色闪着光的翅膀在空中飘飞着。此刻,凡是在他耳边的空气,都变成大的小的音波,他能看见这音波,又能听见这音波,平日不会动的村庄和草堆,现在都在活动。沿着旁边的大树,他在梦中走着,向着王大婶的家里,向着他儿子的方向走。老人像一个要会见妈妈的小孩子一样,被一种感情追逐在大路上跑,但他不是孩子。他蹀躞着胡须,他的腿笨重,他有满脸的皱纹。

老人又联想到女儿死的事情,工厂怎样地不给抚恤金,他怎样地飘流到乡间,乡间更艰苦,他想到饿和冻的滋味。他需要躺在他妈妈怀里哭诉。可是他是去会见儿子。

老人像拾得意外的东西,珍珠似的东西,一种极度地欢欣使他恐惧。他体验着惊险,走在去会见他儿子的路上。

王大婶的男人在老人旁边走,看着自家的短墙处有个人的影像,模糊不清。走近一点,只见那里有人在摆手。再走近点,知道是王大婶在那里摆手。

老人追着他希望的梦,抬起他兴奋的腿,一心要去会见儿子;其余的什么,他都不能觉察。王大婶的男人跑了几步,王大婶对他皱竖着眼眉,低声慌张地说:

“那个人走了,抢着走了!”

老人还是追着他的梦向前走,向王大婶的篱笆走,老人带着一颗充血的心来会见他的儿子。

刘成抢着走了。还不待他父亲走来,他先跑了,他父亲充了血的心给他摔碎了!他是一个野兽,是一条狼,一条没有心肠的狼。

刘成不管父亲,他怕他父亲,为的是把整个的心,整个的身体献给众人。他没有家,什么也没有。他为着农民、工人,为着这样的阶级而下过狱。

半年过后,大领袖被捕的消息传来了。也就是刘成被捕的消息传来了,乡间也传来了。那是一个初春正月的早晨,乡村里的土场上,小孩子们群集着,天空里飘起颜色鲜明的风筝来,三个,五个,近处飘着大的风筝,远处飘着小的风筝,孩子们在拍手,在笑。老人——刘成的父亲也在土场上依着拐杖同孩子们看风筝。就是这个时候消息传来了。

刘成被捕的消息传到老人的耳边了……

夜风

老祖母几夜没有安睡,现在又是抖着她的小棉袄了。小棉袄一拿在祖母的手里,就怪形地在作恐吓相。仿佛小棉袄会说出祖母所不敢说出的话似的,外面风声又起了,……刷刷……祖母变得那样可怜,小棉袄在手里总是那样拿着。窗纸也响了。没有什么,是远村的狗吠,身影在壁间摇摇,祖母灭了烛,睡了。她的小棉袄又放在被边,可是这也没有什么,祖母几夜都是这样睡的。

屋中并不黑沉,虽是祖母熄了烛。披着衣裳的五婶娘,从里间走出来,这时阴惨的月光照在五婶娘的脸上,她站在地心用微而颤的声音说:

“妈妈,远处许是来了马队,听,有马蹄响呢!”

老祖母还没忘掉做婆婆特有的口语向五婶娘说:

“可恶的×××又在寻死。不碍事,睡觉吧。”

五婶娘回到自己的房里,想唤醒她的丈夫,可是又不敢。因为她的丈夫从来就英勇,在村中是著名的,没怕过什么人。枪放得好,马骑得好。前夜五婶娘吵着×××是挨了丈夫的骂。

不碍事,这话正是碍事,祖母的小棉袄又在手中颠倒了。她把袖子当作领来穿。没有燃烛,斜歪着站起来。可是又坐下了。这时,已经把壁间落满灰尘的铅弹枪取下来,在装子弹。她想走出去上炮台望一下,其实她的腿早已不中用了,她并不敢放枪。

远村的狗吠得更甚了,像人马一般的风声也上来了。院中的几个炮手,还有老婆婆的七个儿子通通起来了。她最小的儿子还没上炮台,在他自己的房中抱着他新生的小宝宝。

老祖母骂着:

“呵!太不懂事务了,这是什么时候?还没有急性呀!”

这个儿子,平常从没挨过骂,现在也挨骂了。接着小宝宝哭叫起来,别的房中,别的宝宝,也哭叫起来。

可不是吗?马蹄响近了,风声更恶,站在炮台上的男人们持着枪杆,伏在地下的女人们抱着孩子。不管那一个房中都不敢点灯,听说×××是找光明的。

大院子里的马棚和牛棚,安静着,像等候厄运似的。可是不然了,鸡、狗和鸭鹅们,都闹起来,就连放羊的童子也在院中乱跑。

马,认清是马形了;人,却分不清是什么人。天空是月,满山白雪,风在回转着,白色的山无止境地牵连着。在浩荡的天空下,南山坡口,游动着马队,蛇般的爬来了。二叔叔在炮台里看见这个,他想灾难算是临头了,一定是来攻村子的。他跑向下房去,每个雇农给一支枪,雇农们欢喜着,他们想:

“地主多么好啊!张二叔叔多么仁慈啊!老早就把我们当作家人看待的,现在我们共同来御敌吧!”

往日地主苛待他们,就连他们最反对的减工资,现在也不恨了,只有御敌是当前要做的。不管厨夫,也不管是别的役人,都喜欢着提起枪跑进炮台去。因为枪是主人从不放松给他们拿在手里。

尤其欢喜的是牧羊的那个童子——长青。他想,我有一支枪了,我也和地主的儿子们一样地拿着枪了。长青的衣裳太破,裤子上的一个小孔,在抢着上炮台时裂了个大洞。

人马近了,大道上飘着白烟,白色的山和远天相结,天空的月澈底地照着,马像跑在空中似的。这也许是开了火吧!……砰砰……炮手们看得清是几个探兵作的枪声。

长青在炮台的一角,把住他的枪,也许是不会放,站起来,把枪嘴伸出去,朝着前边的马队。这马队就是地主的敌人。他想这是机会了。二叔叔在后面止住他:

“不要放,等近些放!”

绕路去了,数不尽的马的尾巴渐渐消失在月夜中了。墙外的马响着鼻子。马棚里的马听了也在响鼻子,这时,老祖母欢喜地喊着孙儿们:

“不要尽在冷风里,你们要进屋来暖暖,喝杯热茶。”

她的孙儿们强健地回答:

“奶奶,我们全穿皮袄,我们在看守着,怕贼东西们再转回来。”

炮台里的人稀疏了。是凡地主和他们的儿子都转回屋去,可是长青仍蹲在那里,作一个小炮手的模样,枪嘴向前伸着,但棉裤后身作了个大洞,他冷得几乎是不能耐,要想回房去睡。但是没有当真那么做。因为他想起了地主张二叔叔平常对他们的训话了:“为人要忠。你没看古来有忠臣孝子吗?忍饿受寒,生死不怕,真是可佩服的。”

长青觉得这正是尽忠,也是尽孝的时候,恐怕错了机会似的,他在捧着枪,也在作一个可佩服的模样。裤子在屁股间裂着一个大洞。

这人是谁呢?头发蓬着,脸没有轮廓,下垂的头遮盖住,暗色的房间破乱得正像地主们的马棚。那人在啼哭着,好像失去丈夫的乌鸦一般。屋里的灯灭了,窗上的影子飘忽失去。

两棵立在门前的大树光着身子在嚎叫已经失去的他的生命。风止了,篱笆也不响了。整个的村庄默得不能再默。儿子,长青,回来了。

在屋里啼哭着,穷困的妈妈听得外面有踏雪声,她想这是她的儿子吧?可是她又想,儿子15天才回一次家,现在才10天,并且脚步也不对,她想这是一个过路人。

柴门开了,柴门又关了,篱笆上的积雪,被振动落下来,发响。

妈妈出去像往日一样,把儿子接进来,长青的腿软得支不住自己的身子,他是斜歪着走回来的,所以脚步差错得使妈妈不能听出。现在是躺在炕上,脸儿青青地流着鼻涕;妈妈不晓得是发生了什么事。

心痛的妈妈急问:

“儿呀,你又牧失了羊吗?主人打了你吗?”

长青闭着眼睛摇头。妈妈又问:

“那是发生了什么事?来对妈妈说吧!”

长青是前夜看守炮台冻病了的,他说:

“妈妈,前夜你没听着马队走过吗?张二叔叔说×××是万恶之极,又说专来杀小户人家。我举着枪在炮台里站了半夜。”

“站了半夜又怎么样呢?张二叔打了你吗?”

“妈妈,没有,人家都称我们是小户人家,我怕马队杀妈妈,所以我在等候着打他们!”

“我的孩子,你说吧,你怎么会弄得这样呢?”

“我的裤子不知怎么弄破了,于是我就病了!”

妈妈的心好像是碎了!她想丈夫死去三年,家里从没买过一尺布和一斤棉。于是她把儿子的棉袄脱了下来,面着灯照了照,一块很厚的,另一块是透着亮。

长青抽着鼻子哭,也许想起了爸爸。妈妈放下了棉袄,把儿子抱过来。

豆油灯像在打寒颤似的,火苗哆嗦着。唉,穷妈妈抱着病孩子。

张老太太又在抖着她的小棉袄了。因为她的儿子们不知辛苦了多少年,才做了个地主;几次没把财产破坏在土匪和叛兵的手里,现在又闹×军,她当然要抖她的小棉袄啰。

张二叔叔走过来,看着妈妈抖得怪可怜的,他安慰着:

“妈妈,这算不了什么,您想,我们的炮手都很能干呢。并且恶霸们有天理来昭彰,妈妈您睡下吧,不要起来,没有什么事。”

“可是我不能呢,我不放心!”

张老太太说着,外面枪响了。全家的人像上次一样,男的提枪,女的抱着孩子。风声似乎更紧,树林在啸。

这是一次虚惊,前村捉着个小偷。一阵风云又过了。在乡间这样的风云是常常闹的。老祖母的惊慌似乎成了癖。全家的人,管谁都在暗笑她的小棉袄。结果就是什么事没发生,但,她的小棉袄仍是不留意地拿在手里,虽然她只穿着件睡觉的单衫。

张二叔叔同他所有的弟兄们坐在老太太的炕沿上,老六开始说:

“长青那个孩子,怕不行,可以给他结账的。有病不能干活计的孩子,活着又有什么用?”

说着,把烟卷放在嘴里,抱起他三年前就患着瘫病的儿子走回自己的房子去了。

张老太太说:

“长青那是我叫他来的,多做活少做活的不说,就算我们行善,给他碗饭吃,他那样贫寒。”

大媳妇含着烟袋,她是40多岁的婆子。二媳妇是个独腿人,坐在她自己的房里。三媳妇也含着烟袋在喊三叔叔回房去睡觉。老四、老五,以至于老七这许多儿媳妇都向老太太问了晚安才退去。

老太太也觉得困了似的,合起眼睛抽她的长烟袋。

长青的妈妈——洗衣裳的婆子来打门,温声地说:

“老太太,上次给我吃的咳嗽药再给我点吃吧!”

张老太太也是温和着说:

“给你这片吃了,今夜不会咳嗽的,可是再给你一片吧!。”

洗衣裳的婆子暗自非常感谢张老太太,退回那间靠近草棚的黑屋子去睡了。

第二天,天将黑的时候,在大院的绳子上,挂满了黑色的、白色的,地主的小孩的衣裳,以及女人的裤子。就是这个时候,晒在绳子上的衣服有浓霜透出来,冻得挺硬,风刮得有铿锵声。洗衣裳的婆子咳嗽着,她实在不能再洗了,于是走到张老太太的房里:

“张老太太,我真是废物呢,人穷又生病!”

她一面说一面咳嗽:

“过几天我一定来把所有余下的衣服洗完。”

她到地心那个桌子下,取她的包袱,里面是张老太太给她的破毡鞋;二婶子和别的婶子给她的一些棉花和裤子之类。这时,张老太太在炕里含着她的长烟袋。

洗衣裳的婆子有个破落无光的家屋,穿的是张老太太穿剩的破毡鞋。可是张老太太有着明亮的镶着玻璃的温暖的家,穿的是从城市里新买回来的毡鞋。这两个老婆婆比在一起,是非常有趣的。很巧,牧羊的长青走进来,张二叔叔也走进来。老婆婆是这样两个不同形的,生出来的儿子当然两样:一个是掷着鞭子的牧人,一个是把着算盘的地主。

张老太太扭着她不是心思的嘴角问:

“我说,老李,你一定要回去吗?明天不能再洗一天吗?”

用她昏花的眼睛望着老李。老李说:

“老太太,不要怪我,我实在做不下去了!”

“穷人的骨头想不到这样值钱。我想,你儿子不知是靠谁的力量才在这里呆得住。也好。那么,昨夜给你那药片,为着今夜你咳嗽来吃它,现在你可以回家去养着了,把药片给我吧,那是很贵呢,不要白废了!”

老李把深藏在包袱里的那片预备今夜回家吃的药片拿出来。

老李每月要来给张地主洗五次衣服,每次都是给她一些萝卜或土豆,这次都没给。

老婆子夹着几件地主的媳妇们给她的一些破衣服,这也就是她的工银。

老李走在有月光的大道上,冰雪闪着寂寂的光。她寡妇的脚踏在雪地上,就像一只单身的雁,在哽咽着她孤飞的寂寞。树空着枝干,没有鸟雀。什么人全都睡了。在树儿的那端有她的家屋出现。

打开了柴门,连个狗儿也没有,谁出来迎接她呢?

两天过后,风声又紧了!真的×军要杀小户人家吗?怎么都潜进破落村户去?李婆子家也曾住过那样的人。

长青真的结了账了,背着自己的小行李走在风雪的路上。好像一个流浪的、丧失了家的小狗,一进家屋他就哭着,他觉得绝望。

吃饭,妈妈是没有米的,他不用妈妈问他就自己诉说怎样结了账,怎样赶他出来,他越想越没路可走,哭到委屈的时候,脚在炕上跳,用哀惨的声音呼着他的妈妈:

“妈妈,我们吊死在爹爹坟前的树上吧!”

可是这次,出乎意料的,妈妈没有哭,没有同情他,只是说:

“孩子,不要胡说了,我们有办法的。”

长青拉着妈妈的手,奇怪的,怎么妈妈会变了呢?怎么变得和男人一样有主意呢?

前村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张二叔叔的家里还没吃早饭。

整个的前村和×军混成一团了。有的说是在宣传,有的说是在焚房屋,屠杀贫农。

张二叔叔放探出去,两个炮手背上大枪和小枪,用鞭子打着马,刺面的严冬的风夺面而过。可是他们没有走到地点就回来了,报告是这样:

“不知这是什么埋伏,村民安静着,鸡犬不惊的,不知在做些什么?”

张二叔叔问:“那末你们看见些什么呢?”

“我们是站在山坡往下看的,没有马槽,把草摊在院心,马匹在急吃着草,那些恶棍们和家人一样在院心搭着炉,自己做饭。”

全家的人挤在老祖母的门里门外,眼睛瞪着。全家好像窒息了似的。张二叔叔点着他的头:“唔!你们去吧!”

这话除了他自己,别人似乎没有听见。关闭的大门外面有重车轮轧轧经过的声音。

可不是吗,敌人来了,方才吓得像木雕一般的张老太太也扭走起来。

张二叔叔和一群小地主们捧着枪不放,希望着马队可以绕道过去。马队是过去了一半,这次比上次的马匹更多。使张二叔叔纳闷的是后半部的马队还夹杂着爬犁小车,并且车上像有妇女们坐着。更近了,张二叔叔是千真万确看见了一些雇农:李三、刘福、小秃……一些熟识的佃农。张二叔叔气得仍要动起他地主的怒来大骂。

兵们从东墙回转来,把张二叔叔的房舍包围了,开了枪。

这不是夜,没有风。这是在光明的朝阳下,张二叔叔是第一个倒地。在他一秒钟清醒的时候,他看见了长青和他的妈妈——李婆子,也坐在爬犁上,在挥动着拳头……叶子

园中开着艳艳的花,有蝴蝶儿飞,也有鸟儿叫。小姑娘叶子,唱着歌,在打旋舞。为了扑蝴蝶把裙子扯破。妈妈站在门口:

“叶子,你这样孩子。”

她什么都不听见,花枝一排一排地倒在脚下,把蝴蝶扑在手里。

太阳把雪照成水了,从房檐滴到了满阶。后来树枝发芽,树叶成荫了,后园里又飞着去年的蝴蝶。五月来到,后园和去年一样,蝴蝶戏着小姑娘们玩,蝴蝶被扑着。可是叶子,她不扑蝴蝶了,尽管在那儿幽思,望着天上多彩的云,望着插向云中的树梢,一会用扇子遮住她幽思的眼睛。

妈妈站在门口。

“叶子,你为什么总坐在那儿想啊,脸儿怕瘦了?”

她常常在园里静思,暑假慢慢地来到,表哥——莺,回来了。

以后花园里,又是旋舞,扑蝴蝶。叶子的歌声天天在后园里鲜明着。莺哥和叶子坐在树下,树叶有时落在腿上,后来树叶绕着腿。

暑假过去,莺哥回学校了,园里飞着树叶。只因没有蜂儿,鸟雀回巢,蝴蝶飞过墙东不再回来,一切被莺哥带了去似的。叶子倒在床上害病,脸儿渐渐黄,爸妈着急,医生来了一个又一个,药瓶摆在床头,脸儿更黄更瘦。

外面飘起白白的雪,妈妈问:

“为什么病呢?对妈妈说。”

叶子只是默默地等着寒假,常常翻着日历,10号,11号……,15号了,她想莺哥哥接近着她了,穿得干净的衣裳,坐在窗里望。

真的有人在叫门,叶子心跳着。妈妈去开了门,穿着青制服,青制帽,踏着雪响,莺哥微笑着。他问:“叶子呢?”

说话时他看着叶子在窗里向他笑了笑。妈妈说着关于叶子病的话走进客厅了。妈妈又说:“叶子,半年是闹着病,脸儿黄瘦。”

莺哥慌忙着去见叶子,可是他走进内室了,衣上带着冷气。走近叶子的床,向她问:“病了吧?很弱。”

她感到茫然了,眼睛无力地瞅着床,没有答话,把头低下。他没有再问,心痛着走进内室去。妈妈在客厅里说着叶子的病时,叶子在屋里听着哭了,面向着飞雪的窗外。

在东房莺哥常常发闷,有时整夜不灭灯,后来咳嗽,都说孩子大了应该定亲。他的叔叔来,说谁家的女子好,问他:“你愿意不?我想你的学费都是舅家供给,又是住在舅家,不能不信吧?”

他的叔叔又指着叶子的爸爸和妈妈说:“并且舅父和舅母也同意。”

就是那夜,他整夜寻思着。第二天他的爸爸戴着没有耳朵的帽子背着包袱来了,没有进客厅,简直到东房去。唉,莺哥怎不难过呢。妈妈死了,爸爸上山去打柴,自己住在舅家。于是他哭了,爸爸也哭了。

叶子走进东房,火炉在地心,没生火,窗上全是冰霜。她招呼仆人,把炉子生上火,又到自己房里拿了厚的被子给莺哥。妈妈骂了她:“什么事都用得着你!”

穷人没有亲戚。到晚间,他的爸爸又戴着没有耳朵的帽子走了,去经风霜。

叶子在莺哥的房里,可是莺哥一天比一天病重。叶子常常挨骂,可是莺哥的病只有沉重。

妈妈说:“不要以为你还是小孩子,你是十四五岁啦,莺哥都该娶媳妇了,不可以总在一块。”

妈妈又接着说:“自己该明白吧,他那样穷,并且亲已订妥。”

莺哥八天不能起床,可怜的莺哥,连叶子也不能多见。在那间空洞的房里只有爸爸陪着他。起先舅母拿钱给请医生,现在不给他请医生了。于是可怜的莺哥走在死路上。

每天夜里,别人都睡了的时候,那个管家——王四要给东房送书,这是叶子背着妈妈叫送的。

昨夜特别的,莺哥总是不睡,想说的话,又像不愿意说似的。

肺痛得也像轻了些,但是他的眼睛想哭。

“爸爸,叶子怎么总不过来呢?我还拿她几本书,怎么还不来取呀?又病了吗?爸爸叫叶子来,呵,叶子一定要来。”他说时把眼泪滴到枕头上。

爸爸只得答应了去找叶子:

“好吧,不要难过,你再睡一会,亮了天我去叫她。”

天是大亮了,还不去叫叶子,让老头子怎样去找叶子呢?住在别人家里,自己的儿子有病,怎敢扰乱别人呢?

还不到中午,莺哥被装进棺材里。

送棺材的人们站到大门口,只有莺哥的爸爸和棺材往东下去。

蝶儿飞着,鸟儿叫着,又到五月了,叶子坐在后园冥想,莺哥离去黎文近两天尽是幻想着海洋;白色的潮呵!惊天的潮呵!拍上红日去了!海船像只大鸟似的行走在浪潮中。海震撼着,滚动着,自己渺小得被埋在海中似的!

黎文他似乎不能再想。他走在路中,他向朋友家走去,朋友家的窗子忽然闪过一个影子。

黎文开门了!黎文进来了。既便不进来,也知道是他来了!因为他每天开门是那种声音,急速而响动。站到门栏,他的面色不如往日。他说话声,更沉埋了。

“昨晚我来,你们不在这,我明天走。”

“决定了吗?”

“决定了。”

“集到多少钱?”

“30块。”

这在朋友的心中非常刺痛,连一元钱路费也不能帮助!他的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床,看一看自己的全身,连一件衣服为着行路人也没有。在地板上黎文拿起他行路用的小提包。他检查着:灰色的衬衫,白色的衬衫,再翻一翻,再翻一翻,没有什么了!碎纸和本子在里面。

一件棉外套,领子的皮毛张起着,里面露着棉花,黎文他现在穿一件夹的,他说:

“我拿这件大氅送回主人去。”

“为什么要送回去?他们是有衣服穿的,把它当了去,或是卖都好。”

“这太不值钱,连一元钱也卖不到。”

“那么你送回家去好啦!”

“家吗?我不回家。”

黎文的脸为这突然的心跳,而充血,而转白。他的眼睛像是要流泪样,假若谁再多说一句话关于他的家。

昨天黎文回家取衬衫,在街口遇见了小弟弟。小弟弟一看见哥哥回来,就像报喜信似的叫喊着:“哥哥回来了!”每次回家,每次是这样,小弟弟颤动着卖烟卷的托盘在胸前,先跑回家去。

妈妈在厨房里问着:“事忙吗?怎么五六天不回家?”

因为他近两个月每天回家,妈妈欣喜着儿子找到职业。黎文的职业被辞退已是一星期,妈妈仍是欣喜着。又问下去:

“你的事忙吗?你的脸色都不很好,太累了吧!”

他愿意快些找到他的衬衫,他愿快些离开这个家。

“你又是想要走吗?这回可不许你走,你走到哪《就跟到哪》!”

他像个哑人,不回答什么!后来妈妈一面缝着儿子的衣裳,一面把眼泪抹到袖边,她是偷偷抹着。

他哄骗着母亲:“快要吃完了吧!过两天我能买回来一袋子面。是不是?那够吃多半个月呢?”

妈妈的悲哀像孩子的悲哀似的,受着骗岔过去了。

他这次是最后的一次离家,将来或者能够再看见妈妈,或者不能够。因为妈妈现在就够衰老的了。就是不衰老,或者会被忧烦压倒。

黎文的心就像被摇着的铃似的,要把持也不能把持住。任意地摇吧!疯狂地摇吧!他就这样离开家门。弟弟,妈妈并没出来相送,妈妈知道儿子是常常回家的。

黎文他坐在朋友家中,他又幻想着海了!他走在马路上,他仿佛自己的脚是踏在浪上。仿佛自己是一只船浮在马路上,街市一切的声音,好像海的声音。

他向前走着,他只怕这海洋,同时他愿意早些临近这可惊怕的海洋。

出嫁

秋日,枯黄的秋日,在炕上我同菱姑吃着萝卜。小妹妹跑来了,偎着我,似乎是用眼睛说:

“姐姐,不要吃萝卜,厨房不是炸鱼吗?”

她打开门帘,厨房的鱼味和油香进来了!乡间的厨房,多是不很讲究,挨着住屋。

这是吃饭时节,桌下饭碗蒸着汽,盘里黄色炸焦的鱼;这时候全家预备着晚餐,盘声,勺子声,厨房的柴堆上,小孩们坐着,咬着鱼。婶娘们说笑着,但是许多鱼不见了,她们一面说笑,嘴里却嚼着鱼;许多鱼被她们咽下。

三婶娘的孩子同五婶娘的孩子打起来了,从板凳推滚在柴堆中。大概是鼻子流了血,于是五婶娘在腋下夹着孩子,嘴突起着,走回自己的房里去吃。五婶娘是小脚,她一走道,地板总是有节律的咚咚。她又到厨房去拿鱼,她又到厨房去拿碗,于是地板不停歇的咚咚着。

我有点像客人,每天同祖母一桌吃饭,祖母是炕桌,为着我在炕桌,家中的姊妹们常常有些气愤:

“人家那是识字念书的人,咱们比不上。”

今天我又听见她们说我了。我又看见那种怪脸色了!在厨房我装满我的饭碗时,我想同她们吵一架,我非常生气。

当我望着餐桌的时候,三婶娘也不在了。她一定也是回到自己房里去吃饭。常常是这样,孩子们吵架,母亲们也吵架。五婶娘又出来了,五婶娘有许多特征,不但是走路咚咚的,并且头也颤歪,手也颤歪,她嘴里又说些不平的小话。可是无论怎样她总是不忘掉拿鱼。她拿鱼回自己的房去。

五婶娘又能吃鱼又能说小话。

孩子们吃鱼,把鱼骨留在嗓中啦!汤碗弄翻啦!哭啦!母亲们为着这个,不知道怎样咒了呢?厨房烟和气,哭和闹,好像六月里被太阳蒸发着的猪窝。

墙外吹喇叭了!菱姑偷着推我:

“走!快点上炮台,看娶媳妇的去。”

小妹妹——莲儿也跟在后面:

“姐姐,等一会我!”

我的妈妈叫:“小莲不许你去!你快回来抱小弟弟,我吃饭。”

小莲终于跑上炮台了!从炮台眼看出去那好像看电影似的,原野,山坡,黄叶树,红缨的鞭子,束着红绳。

我问菱姑:“新娘子,哪个是?”

“新娘子在被里包着哩!”

我以为菱姑取笑我。我不相信她,莲妹妹对我讲了,懂吗?新媳妇把眼睛都哭红啦?怕人笑话。

锣声响了!那种声音撼人心魂,红缨的鞭子驱着车走向黄叶林去了。

在下炮台时小妹妹频频说着:

“新媳妇怕老婆婆,她不愿意出门子!”

我戏说:“你怕老婆婆不怕?你愿意出门子不愿意?”

小妹妹摇头眯着眼睛跑进屋去。母亲在怒狠:

“你什么是小孩子了?七八岁了?一点不听话,以后也不叫你到前屋去念书,给我抱孩子!不听话就打你。”

母亲说这话,似乎是对我,小妹妹她怎样回答的,她怎样使母亲更生气?

“我跟姐姐走,上南京!”

小六

“六啊,六……”

孩子顶着一块大锅盖,蹒蹒跚跚大蜘蛛一样从楼梯爬下来,孩子头上的汗还不等揩抹,妈妈又唤喊了:

“六啊!……六啊!……”

是小六家搬家的日子。八月天,风静睡着,树梢不动,蓝天好像碧蓝的湖水,一条云彩也未挂到湖上。楼顶闲荡无虑地在晒太阳。楼梯被石墙的阴影遮断了一半,和往日一样,该是预备午饭的时候。

“六啊……六,……小六……”

一切都和昨日一样,一切没有变动,太阳,天空,墙外的树,树下的两只红毛鸡仍在啄食。小六家房盖穿着洞了,有泥块打进水桶,阳光从窗子、门,从打开的房盖一起走进来,阳光逼走了小六家一切盆子、桶子和人。

不到一个月,那家的楼房完全长起,红色瓦片盖住楼顶,有木匠在那里正装窗框。吃过午饭,泥水匠躺在长板条上睡觉,木匠也和大鱼似的找个阴凉的地方睡。那一些拖长的腿,泥污的手脚,在长板条上可怕的,偶然伸动两下。全个后院,全个午间,让他们的鼾声结着群。

虽然楼顶已盖好瓦片,但在小六娘觉得只要那些人醒来,楼好像又高一点,好像天空又短了一块。那家的楼房玻璃快到窗框上去闪光,烟囱快要冒起烟来了。

同时小六家呢?爹爹提着床板一条一条去卖。并且蟋蟀吟鸣得厉害,墙根草莓棵藏着蟋蟀似的。爹爹回来,他的单衫不像夏夜那样染着汗。娘在有月的夜里,和旷野上老树一般,一张叶子也没有,娘的灵魂里一颗眼泪也没有,娘没有灵魂!

“自来火给我!小六他娘,小六他娘。”

“俺娘哪来的自来火,昨晚不是借的自来火点灯吗?”

爹爹骂起来:“懒老婆,要你也过日子,不要你也过日子。”

爹爹没有再骂,假如再骂,小六就一定哭起来,她想爹爹又要打娘。

爹爹去卖西瓜,小六也跟着去。后海沿那一些闹嚷嚷的人,推车的,摇船的,肩布袋的……拉车的。爹爹切西瓜,小六拾着从他们嘴上流下来的瓜子。后来爹爹又提着篮子卖油条、包子。娘在墙根砍着树枝。小六到后山去拾落叶。

孩子夜间说的睡话多起来,爹和娘也嚷着:

“别挤我呀!往那面一点,我腿疼。”

“六啊!六啊,你爹死到哪个地方去啦?”

女人和患病的猪一般在露天的房子里哼哽地说话。

“快搬,快搬……告诉早搬,你不早搬,你不早搬,打碎你的盆!怨——谁?”

大块的士敏土翻滚着沉落。那个人嚷一些什么,女人听不清了!女人坐在灰尘中,好像让她坐在着火的烟中,两眼快要流泪,喉头麻辣辣,好像她幼年时候夜里的噩梦,好像她幼年时候爬山滚落了。

“六啊!六啊!”

孩子在她身边站着:

“娘,俺在这。”

“六啊!六啊!”

“娘,俺在这。俺不是在这吗?”

那女人,孩子拉到她的手她才看见。若不触到她,她什么也看不到了。

那一些盆子桶子,罗列在门前。她家像是着了火;或是无缘的,想也想不到地闯进一些鬼魔来。

“把六挤掉地下去了。一条被你自己盖着。”

一家三人腰疼腿疼,然而不能吃饱穿暖。

妈妈出去做女仆,小六也去,她是妈妈的小仆人,妈为人家烧饭,小六提着壶去打水。柏油路上飞着雨丝,那是秋雨了。小六戴着爹爹的大毡帽,提着壶在雨中穿过横道。

那夜小六和娘一起哭着回来。爹说:

“哭死……死就痛快的死。”

房东又来赶他们搬家。说这间厨房已经租出去了。后院亭子间盖起楼房来了!前院厨房又租出去。蟋蟀夜夜吟鸣,小六全家在蟋蟀吟鸣里向着天外的白月坐着。尤其是娘,她呆人一样,朽木一样。她说:“往哪里搬?我本来打算一个月三元钱能租个板房!……你看……那家辞掉我……”

夜夜那女人不睡觉,肩上披着一张单布坐着。搬到什么地方去!搬到海里去?

搬家把女人逼得疯子似的,眼睛每天红着。她家吵架,全院人都去看热闹。

“我不活……啦……你打死我……打死我……”

小六惶惑着,比妈妈的哭声更大,那孩子跑到同院人家去唤喊:“打俺娘……爹打俺娘……”有时候她竟向大街去喊。同院人来了!但是无法分开,他们像两条狗打仗似的。小六用拳头在爹的背脊上挥两下,但是又停下来哭,那孩子好像有火烧着她一般,暴跳起来。打仗停下了的时候,那也正同狗一样,爹爹在墙根这面呼喘,妈妈在墙根那面呼喘。

“你打俺娘,你……你要打死她。俺娘……俺娘……”爹和娘静下来,小六还没有静下来,那孩子仍哭。

有时夜里打起来,床板翻倒,同院别人家的孩子渐渐害怕起来,说小六她娘疯了,有的说她着了妖魔。因为每次打仗都是哭得昏过去才停止。

“小六跳海了……小六跳海了……”

院中人都出来看小六。那女人抱着孩子去跳湾(湾即路旁之臭泥沼),而不是去跳海。她向石墙疯狂地跌撞,湿得全身打颤的小六又是哭,女人号啕到半夜。同院人家的孩子更害怕起来,说是小六也疯了。娘停止号啕时,才听到蟋蟀在墙根鸣。娘就穿着湿裤子睡。

白月夜夜照在人间,安息了!人人都安息了!可是太阳一出来时,小六家又得搬家。搬向哪里去呢?说不定娘要跳海,又要把小六先推下海去。

阅读全文
萧红小说精品

萧红小说精品

支持《萧红小说精品》这书的顶我上去,希望这书背景大点,感情戏稍微加点,我感觉会更耐看点(个人意见),但是到现在我是非常看好这本书的,作者郭艳红加油。

作者:郭艳红类别:短篇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萧红小说精品》完结版精彩试读 《萧红小说精品》最新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