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时间:2021-02-28 14:00:07作者:半滴火

主角是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的小说是《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是作者半滴火创作的历史风格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包括戎旗中军康明、中冲镇柯宸枢、亲丁镇张进。云霄县的清军在云霄守备张国柱的率领下,在离城五里处列阵与郑军对垒,共计有一千多人,但是经过严格训练后战术能力大为提升的郑军显然占据上风。施郎率领的...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免费试读

金声桓、何腾蛟、李成栋之死,使清军再次主导江西、湖南、广东等战场上的主动权。在福建,到了1649年,鲁监国军队以及闽北义军在清军的反扑下,所占领的据点基本上又重新沦陷,鲁监国不得不将从福建又撤回到浙东。

随着鲁监国撤离福建,先前与拥护鲁王的郑彩,又与郑成功、郑鸿逵等人加强了联系,虽然郑氏集团内部仍然三足鼎立的状态,但是严峻的局势使他们三人必须通力协作,才能确保度过难关。

占据厦门岛郑彩的实力仍然最强大,但他也慷慨地把厦门岛作为郑成功的后方储备基地,郑成功可以自由出入岛屿,并且将他的粮食与军饷储存于此。郑鸿逵则将势力打入到广东的揭阳,粤东是一个产粮基地,郑鸿逵进入揭阳,为日后郑成功在粤东的发展也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

李成栋在广东的反清归明,虽然不久便败亡,但是郑军旧将却因此纷纷投奔到郑成功之下,所以在全国抗清再次陷入低谷时,郑成功的军事力量却悄然崛起。

1649年(永历三年,顺治六年)九月,随着郑成功的力量逐渐强大,镇守漳浦县的清军副将王起俸决心反清归明,投奔郑成功。

王起俸派人秘密与郑成功联络,并约定日期,里应外合,夺取漳浦。郑成功派遣海军战船停泊在漳浦以东三十里处的龟镇港,准备到时突袭县城,然而这个密谋不慎泄露,王起俸被迫率几名亲信逃离漳浦到龟镇港,后随同郑军战船抵达铜山。

虽然这次夺取漳浦的计划落空,但是王起俸的到来对郑成功来说,仍然意义非凡,因为王起俸是一位善于骑射的将领,郑军在海军上实力强大,但在陆战中对清军骑兵劣势明显,王起俸的到来,负责起郑军骑射的训练,他深在郑军在陆战中对付清骑兵的劣势,所以十分强调在战斗中格杀对方的马匹,割下敌军马耳者,与斩获敌人首级同功,这使得郑军对抗骑兵的训练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郑成功起兵三年,力量有所扩大,但是他仍然缺乏一个稳固的基地,他的基地主要是在福建南部的小岛以及沿海的一些地盘,发展空间相当有限。对他来说,最好的战略就是背靠广东这个南明基地,夺取与广东相邻的诏安、云霄等县城。

十月,郑成功开始了夺取云霄县的军事行动,他在舰队驶进云霄港,并于十日在一个名为白塔的地点登陆,郑军分三路出击:左路兵团包括左先锋施郎、援剿左镇黄廷、前冲镇阮引、正兵营卢爵;右路兵团包括右先锋杨才、援剿右镇黄山、后冲镇周瑞、左冲镇林义、右冲镇洪习山;中军由郑成功亲自督师,包括戎旗中军康明、中冲镇柯宸枢、亲丁镇张进。

云霄县的清军在云霄守备张国柱的率领下,在离城五里处列阵与郑军对垒,共计有一千多人,但是经过严格训练后战术能力大为提升的郑军显然占据上风。

施郎率领的左路兵团率先对清军发起进攻,经过数小时的交锋后,郑军的右路兵团在杨才的率领下,开始发起第二波的进攻,清军顿时阵脚大乱。左先锋镇的副将是施郎的弟弟施显,他见清军开始溃败,大呼一声,跃马提刀,勇闯清军阵营,与清军主将张国柱遇个正着,两人在马上一阵厮杀,结果张国柱被施显斩于马下。施郎手下的随从洪羽与施显的哨官黄安也在战场上奋力搏杀,杀死清军多人,得到郑成功的通报表扬。

主将之死使得清军兵败如山倒,退入云霄城内。郑成功开始指挥攻城,但是清军另一位将领姚国泰表现得非常顽强,给郑军造成不少麻烦。不过在林义、柯宸枢等人的强攻下,郑军终于在城的西北角打开一个缺口,当郑军大量涌入城内时,姚国泰再也无法坚守这座县城,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奄奄一息。郑成功对姚国泰的忠勇表现赞赏不已,他派了最好的医生救活了姚国泰,并且最终感动姚国泰,使之最后投诚。姚国泰也是一位精于骑射的将领,他的归降对于郑成功急需精通骑兵的人才有着很大的作用。

在攻占云霄之后,诏安成为郑成功的下一个目标,只要打通了诏安,就可以打通前往广东的陆上通道。

诏安的清军防卫力量并不是很强大,但是最令郑成功担心的是来自漳州府城的清军可能随时会增援诏安,所以他在漳州前往诏安所必经的盘陀岭组织了一条防线,盘陀岭地形险峻,是打援的一个有利战场。郑成功留下攻克云霄时立下战功的中冲镇柯宸枢以及援剿左镇黄廷、右冲镇洪习山负责盘陀岭的安全。

在布置盘陀岭防御线后,郑成功开始向诏安挺进,果然,漳州的清军迅速南下支援诏安,在盘陀岭遇到了郑军的抵抗。虽然盘陀岭的郑军守卫力量早有准备,但清军的运气实在太好了。在抵达盘陀岭之后,正好逢浓雾,郑军分左、右两路防守盘陀岭,按原定计划,一旦其一路防御遭到攻击,另一路可以救援策应。但是浓厚帮了清军的大忙,清军在大炮的支援下,先进攻右翼防线(由黄廷、洪习山指挥),由于浓雾的影响,左翼的柯宸枢无法策应。在清军的猛攻下,右翼的防线被突破,黄廷、洪习山被迫后撤,这样一来,由柯宸枢所防守的左翼便成孤军之势。清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柯宸枢,虽然郑军英勇反击,但是最终还是寡不敌众,防线失守,柯宸枢本人也战死沙场。

柯宸枢之死,对郑成功是一大损失,郑成功一直认为柯宸枢是一位沉毅有谋的将领,希望他可以辅助自己完成抗清的事业,不想却出师未捷身先死,徒使英雄泪沾巾。

(使命的召唤-39)

盘陀岭失守,清军大举南下驰援,郑成功被迫放弃进攻诏安的计划,郑成功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是撤向大海,返回铜山岛或南澳岛;其二是从陆地西进,进入广东省。由于李成栋的反正,现在广东全省名义上都归属南明政权,因而进入广东不仅相对安全,而且有利于郑成功寻找一个新的军事基地。于是他下令,大军绕过诏安城,向西进入广东潮州境内,驻扎于黄冈镇。

地处粤东的潮州府,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地方,这里分布有多股势力。

第一股势力是隶属于南明政权的李成栋部将郝尚久。潮州一直是政局混乱的一个地方,在郝尚久之前,潮州是由车任重所统治,车任重是一位总兵,他杀死了惠潮道李光坦,潮州知府以及海阳县令,独霸潮州。郝尚久在上司李成栋的授意之下,假装要声援福建,借道潮州,结果在潮州府城杀死车任重,从而成了潮州的军政长官。不过郝尚久对潮州也只能控制府城一带,对其他县城并没办法控制。郝尚久与郑氏集团矛盾甚深,这后文再作分析。

第二股势力是早先时候占据揭阳的郑鸿逵势力,郑鸿逵虽然经营揭阳有一年之久,但是由于受到郝尚久以及其他土豪的抵制,发展缓慢,但他在揭阳扎稳脚跟,对郑成功在粤东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影响。

第三股势力是潮州境内大大小小的山贼、海盗,这些基本上是独立势力,多数是所谓不清不明,既不归属于清政府,也不归属南明政府,当然也包括一些抗清义师。其中势力较大的包括黄冈的黄海如、南洋的许龙、澄海的杨广、海山的朱尧、潮阳的张礼等。这些人,理所当然成为郑成功首先要收拾的对象。

郑成功驻师的黄冈,就是土豪黄海如的地盘。黄海如是前明一名军官,以前曾在官府里担任小吏,后来到南澳岛从军,估计也是属于郑芝龙的旧部,在南京失守,弘光政权垮台后,他纠集一批亡命之徒,以抗清为名,其实从事劫掠的强盗活动。郑军到来后,黄海如很明智地选择归降,并且在施福的领引下,前来见郑成功。

郑成功接见黄海如,并问他说:我举义以来,屡得屡失,乃天未厌乱。今师至此,欲择一处,以为练兵措饷之地,必何而可?

黄海如建议说:潮属鱼米之地,素称饶沃,近为各处土豪山义所据,赋税多不入官,藩主第而收服之,藉其兵而食其饷,训练恢复,可预期也。同时黄海如还建议郑成功夺取潮阳县,这里不仅是潮州地区最富庶的一个县城,而且有几个优良的港口可以停驻水师。

黄海如的建议,成为之后一段时间内郑成功的战略重点,即吞并潮州地区的土豪、山盗的力量,并且从他们手中夺取粮饷。不过郑成功曾有过一些忧虑,因为潮州毕竟是南明将领郝尚久的地盘,他越界在潮州境内收降土豪,这有挑拔内斗的嫌疑。但是除此之外,郑成功无法解决粮饷不足的严重问题,永历政府是不可能提供给他哪怕一文钱的粮饷。

郑成功决定听从黄海如的意见,占据潮阳县。从黄冈到潮阳县,要经过几个土豪势力的地盘。他以奉旨专征的名义,对土豪势力顺者抚之,逆者讨之,这个奉旨专征只是他自己杜撰出来的。

郑军开进到黄冈西南的南洋,这是土豪许龙的地盘。郑成功给许龙发了一道命令,命令他让出一条通道,并且准备小船以供郑军渡河使用。

许龙是潮州一个著名的人物,他长期盘踞在南洋一带,横行无忌,对于郑成功的谕令,他置之不理,并且出兵相拒。郑成功马上从陆、海两路进剿许龙,许龙的强盗军怎么是郑军的对手呢,一战即溃,许龙仅以身免。但是在追击许龙时,郑成功险遭刺杀,当他督师至一水岸时,潜伏的岸边的几位许龙手下的刺客,突然杀出来,当时郑成功的座骑受到惊吓猛跃起来,郑成功跌下马背,那几个刺客举起刀就往他身上刺来,情形十分危急。郑成功的贴身卫士蔡巧、李长大吼一声,拔刀相迎,拼死保护,并最终杀死刺客,才化险为夷。

虽然有这次意外的遇险,不过总的来说,郑成功收获非常之大,在占据许龙的巢穴后,缴获了大量的粮食与武器,其中光粮食就多达一万多石,郑成功下令将这些粮食搬上船只,然后运往厦门岛,交由从叔郑芝莞保管。

由于许龙是潮州土豪中势力最强的一支,他的老巢被捣,很多土豪转而归附郑成功。前来投诚的土豪有海阳的陈斌,这是一员骁将,能力举千斤,手掌特别大,所以得了一个浑号叫大巴掌,郑成功让他掌管后劲镇。除此之外,还有澄海的杨广、南阳的唐玉、海上的朱尧等人均前来归附,使得郑成功收罗了不少兵力。

要调和这些土豪之间的矛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陈斌与杨广之间有很深的矛盾,陈斌曾在澄海被杨广聚众追杀,陈斌背着他三岁大的儿子,身披铠甲,腰间插了一把铁斧,手里持着大刀,手刃多名杨广的手下,拼死杀出重围,到城门时,当时城门已经关闭,无法出去,陈斌硬是从铁斧砸坏城门,破门而逃。因为陈斌与杨广有这个恩怨,在两人归附之后,郑成功特地将两人请来,杯酒释恩仇,两人被郑成功的诚意所感动,后来终于协力共事。

(使命的召唤-40)

还有一股很强的土豪势力没有归附,这就是盘踞在潮阳的张礼。

潮阳是郑成功夺取的目标,他仍然按惯例,给张礼发出一道谕令,但张礼也置之不理。张礼占据着潮阳的达濠埔,他在这里有三个营寨,分别叫达濠寨、霞美寨、青林寨,每个营寨都有一千多人,互成犄角,当一个营寨受攻击时,其他两个寨便会前往援救,在三寨之间,设置了许多陷阱,整个防御体系三位一体,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礼自认为这个坚强的防线足以吓退进攻者,因此他绝不隶属于其他势力,属于不清不明的地盘,是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在前一年郑鸿逵率海军入潮州的揭阳时,就曾经想招抚张礼,但张礼对处处与郑鸿逵作对,郑鸿逵也拿他没办法。

郑成功在远眺了三座营寨的地形及防御后,同时收到情报,侦知张礼据守于青林寨,他着手制订了一套作战方案,其战术重点是围攻其一寨,然后伏击其余两寨的援军。

十二月二日,郑军率先对达濠寨发起进攻。避免了军队无谓的伤亡,事先郑成功派人暗中向当地人询问了这三座营寨间的陷阱分布,使郑军得以避开这些危险的陷阱区,直抵寨下。郑军架起大炮,猛攻达濠寨,果然不出所料,其他两寨马上出动人马前来援救。此时郑成功早已派出一支奇兵潜伏于青林寨的附近,等张礼率寨中的兄弟前去援救达濠寨时,这支奇兵在半途对张礼发起伏击,然后又拔一两支小分队,佯装准备抄袭张礼的老巢,张礼大吃一惊,无心恋战,赶紧下令返回寨中,郑军乘张礼阵脚大乱之时,发起强大的攻势,结果土豪军人马损失惨重,张礼狼狈逃回寨中。

张礼的败退,令达濠寨的守军惊惶不安,士气消沉,而郑军则声势大振,在火炮的猛轰下,山寨的防线被打开一个缺口,郑军一拥而上,攻破达濠寨。张礼精心设计的三寨互为犄角的战术失灵了,达濠寨失守后,很快霞美寨也落入郑军之手,最后只剩下一个孤立无援的青林寨,在这种情况下,张礼除了投降,别无选择。张礼在郑成功军队入粤东之前,曾与郑鸿逵长期对峙,在投降郑成功之后,最终被郑鸿逵找了个借口杀掉了。

张礼投降之后,郑军入驻潮阳。郑成功又派军队到潮阳西部的靖海卫与惠来县,这两座城池都表示归顺郑氏,这样,郑成功终于在粤东有了立足之地。

当时郑鸿逵占领潮阳北面的揭阳,郑成功前往揭阳与郑鸿逵商讨下一步的行动计划,郑鸿逵试图说服郑成功联手进攻郝尚久。

郝尚久与郑氏集团的矛盾由来已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郝尚久曾经迫害过郑军旧将,等别是在施郎等福建籍将领返回福建时,进行围追堵截,企图一网打尽,这使得以施郎为首的郑军旧将对郝尚久的印象是十分恶劣;第二,在1648-1649年间,郑成功曾写信给郝尚久,具体内容史书不载,由于当时福建正闹粮荒,而潮州地区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估计这封信是商议援助粮食的问题,但是遭到郝尚久的断然拒绝,这迫使郑成功舍近求远,到广东高州(茂名)购买粮食。第三,在郑鸿逵占据揭阳之后,直接威胁到郝尚久在潮阳的地位,两人的利益冲突更加明显,而此时郑成功又搅了进来,郝尚久在后台老板李成栋战死之后,他的所有心思,就是保住潮阳这块地盘。

郑氏集团与郝尚久的矛盾越发的激化。在郑鸿逵看来,郝尚久并不是南明在潮州的合法政权,他是擅自杀死总兵车任重,从而成了潮州的军政长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郑鸿逵有理由认为郝尚久这个军阀并不属于南明政权,所以想连同自己的侄子一起推翻郝尚久。

但是郑成功拒绝了叔父的提议,在他看来,郝尚久毕竟在名义上是归属于永历政府,除非有适当的借口,否则师出无名,将落人于破坏统一战线的口实,郑成功说道:彼尚藉明号,岂可自相矛盾?俟其踪迹败露,然后声罪致讨。宁可等待时机。为回报叔父长期的支持,郑成功帮助郑鸿逵摧毁了揭阳县一处拒绝与之合作的土豪李芳的势力。

(使命的召唤-41)

郑成功返回潮阳后,继续征服潮阳地区拒绝出粮出饷的土豪山匪。

1650年(永历四年)正月,郑成功亲自督师,攻打和平寨土豪。和平寨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三面环水,只有西面可以进攻,郑军连续进攻多日,无法攻克。在与和平寨的战斗中,郑成功险遭不测,他亲自在阵前督师,和平寨的山盗拥有火器,也算是郑成功命大,当时他刚一转身,结果一颗枪弹打中了站在郑成功身后的一名参军的右指。

由于进攻不利,郑成功打算撤军。右先锋杨才向统帅保证,将在次日早攻下和平寨,郑成功同意杨才做最后一次进攻。杨才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冒着山上矢石交攻,奋勇突进,他的勇敢终于使战场上的僵持局面发生逆转,这座坚固的山终于落入郑军之手,作为报复性的严惩,杨才下令将山寨的战士全部处死。不过在这次战斗后不久,杨才病死,不知是不是因为在战斗中负重伤而致命的。

同时,施郎攻破溪头寨,刚归降不久的大巴掌陈斌攻破狮头寨,寨首黄亮采向陈斌投降。但是紧接着在攻打和尚寨时,郑军损失了两名军官,左冲镇林义被炮弹击中,重伤而死,北将吴士标也在战斗中受伤而死。暴怒之下的郑成功下令各军猛攻,将山寨夷为平地,山寨所有人全部被杀死。

此时郑成功在潮州的势力已经延伸到了普宁县,他控制了潮阳、镇海卫、普宁、惠来四座县城。

在揭阳县附近,有一支起义军称为九军,这是1645年时,由于潮州百姓苦于缙绅阶级的压迫,以刘公显为首的九人起而抗暴,组织一支起义军,故称为九军,这支起义军已经存在五年,抗交官租。开始时,他们也拒绝向郑成功交饷,郑成功马上派兵镇压,击破一处山寨,刘公显等人发现不是郑军的对手,便归顺郑成功,并上交了数万的助饷。

经过几个月的东征西讨,郑成功在粤东的势力已经超过郑鸿逵。郑鸿逵在征饷上屡屡受挫,只得求助于郑成功,当时揭阳有一座山寨叫新墟寨,寨主与郝尚久关系不错,每当郑鸿逵攻打新墟寨时,郝尚久便发兵相援。郑成功敏锐地发现这正是消灭郝尚久势力的一个时机,便答应郑鸿逵,出兵讨伐新墟寨。

四月二十五日,郑成功与郑鸿逵合力进攻,郑鸿逵所部的大炮发挥巨大的威力,摧毁了新墟寨的防御工事,骁勇的郑家军发起冲锋,很快便夺下新墟寨,并俘虏了寨中的战士,郑成功从中挑选出四百人,编入自己的队伍之中。不出郑成功所料,潮州郝尚久部果然派兵前来增援,但援军来得太慢了,抵达时新墟寨已经陷落。郑成功马上以郝虏助逆为理由,出动军队迎击郝尚久的援军。

郑氏集团与粤东郝尚久集团这两支南明力量展开火并。

南明政权的内斗无所不在。与高效的清政府相比,南明内部简直是一团乱麻,不仅在政府内部官员相互争斗,地方政权之间也互斗不休,这似乎是无可克服的恶性循环,虽然不少有志之士深刻洞察到这种内斗的危害性,但是低效的政府显然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永历帝充其量只是个平庸之辈,而且他对军队也没有控制能力,缺少中央制约的地方势力,很容易陷于无休止的争斗之中。

(使命的召唤-42)

郝尚久早就对郑氏集团强占潮州西南地区非常不满,只是因为他的顶头上司李成栋在进攻赣州身亡后,他失去了靠山,不敢与郑成功发生正面的冲突,只想保往自己的地盘。新墟寨是郝尚久的势力范围,他不容郑氏集团染指,所以当传来新墟寨被郑军攻打时,他气得鼻子都歪了,斯可忍孰不可忍,立即下令增援新墟寨,反击气焰嚣张的郑军。

郑成功马上以郝尚久助逆为理由,向郝尚久开战,此时,郝尚久的军队数千人前来,正好自投罗网,郑成功派部将甘辉、黄廷潜伏在郝军必经之地,自己则率施郎、陈斌等部对郝军发起正面进攻。

郝尚久匆忙迎战,郑成功手下悍将陈斌身先士卒,奋勇冲锋,他提刀跃马,闯入郝军阵营中,左劈右砍,锋不可挡,正当郝军阵脚大乱时,甘辉与黄廷的伏兵杀出,郝尚久支撑不住,这场遭遇战变成郝军的溃败战。郑军的战斗力要远远强于郝军,郝尚久的中军将领陈禄被郑军生擒,而士兵更是尸横遍野,郝尚久好不容易才突出重围,返回潮州府城。

在郑成功与郝尚久大打出手之时,广东的局势恶化了。

这一年(1650年)正月初三,清军尚可喜、耿继茂占领广东北部的韶关,大规模的南征开始了。惊慌失措的永历帝在五日后逃离广东肇庆,前往广西梧州,皇帝的逃跑给广东的抗清事业带来负面的影响,清军入粤后,迅速向南推进,到三月初,已经抵达广州城外,南明军队的广州保卫战打响了。

为配合尚可喜在广东发动的攻势,四月,漳州守将王邦俊也率清军南下,攻打郑成功在福建的老巢铜山,铜山守将张进樱城固守,驻守在南澳岛的郑军将领陈豹率海军来增援,击败了王邦俊的清军,使铜山岛转危为安。

形势不容乐观。

西有尚可喜的清军,东有王邦俊的清军,而郑成功虽然在潮阳的几个县城立足,但这么小的一块地盘,仍然不足以抵挡强大清军的进攻。惟一让郑成功感到欣悦的,是施郎从诏安招安了一支由抗清义军,义军的首领名叫万礼,后来万礼成为郑军一名重要的将领。无疑,郑成功对永历帝开始感到失望,对永历的南明军队能否坚守住广州城也持怀疑的态度,广州城的陷落,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行,一定要未雨绸缪,郑成功决心攻克潮州府城。

对于郝尚久这个人,郑成功也看是明白,原本是李成栋的部将,跟随李成栋反正,但他反清的态度并不明确,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南明政权,实际上是割据潮州的军阀,坐山观清与南明的战斗,一旦风向转变,他还是很可能降清,而对于郑军来说,经过几年的奋斗,却仍然不能拥有一个坚实可靠的后方基地,如果能夺取潮州府城,驱走郝尚久,那么便可以立足于此,建立起一个长期的反清根据地。

郑成功召集将领研究进攻潮州的军事计划。归降不久的猛将陈斌是潮州人,对潮州一带的地形十分熟悉,他提出:潮邑东面环溪,只一浮桥通漳大路,惟西南北平地,可施攻击。必须断其浮桥,以绝援兵。这个计划得到郑成功的认同。

(使命的召唤-43)

当郑成功大军逼进潮州城时,郝尚久急着报一箭之仇,便匆匆率军出城迎战。郑军驻扎于葫芦山,郑成功善于使用伏兵,他命王起俸率一支人马先埋伏在葫芦山下,然后以勇将陈斌迎战郝尚久。这个伏击计划又一次大获成功,郝尚久根本就不是郑成功的对手,一阵激战后,伤亡惨重,被迫逃回城内。

郑成功开始组织人马破坏潮州东面的浮桥,以断从东面来的援军,但是要破坏这座浮桥并不容易,因为郝尚久在桥边设有炮台,对郑军展开猛烈的炮击,一连三日,郑军仍然无法夺取炮台。郑成功亲自冒着炮火到前线督战,并且下令:有奋勇拔克者,重赏升擢;退却者不论总镇官兵,立即枭示。在严厉的军令下,郑军组织敢死队终于攻下敌方的炮台,敌军除被杀死后,还有跳入河中淹死的,之后,郑军烧毁了浮桥。

郑成功此时从西面、北面、南面三个方向包围了潮州府城,内三层外三层,并在城外筑起炮台,不分昼夜,猛轰潮州城。潮州城守军也开炮还击,战事进行得非常激烈。郑成功是一个胆气绝伦的人,作为统帅,他时常在前线巡视,有一回,他巡视完毕后,约请诸将领在城边一座山的松石下饮酒,畅谈兵事,不料却被郝尚久的士兵发现,马上移来大炮,朝郑成功的方向猛轰。站在郑成功身旁的管家阿三当场被炮弹炸得粉身碎骨,所幸的是郑成功与其他将领均没有受伤,这也是他第三次遭遇到极度危险的情况,死神再一次擦肩而过。

郝尚久极其被动,他决计向清政府投降。清军漳州守将王邦俊率领军队驰援潮州,七月二十日,清军前锋赫文兴抵达潮州东部,曾经与郑成功对峙的海盗许龙以舟船搭载清军进入潮州城,郝尚久是个眼中只有利益,没有什么民族大义的人,很快他便剃发降清。

由于清军主力西进,而且郑成功进攻潮州两个月未能破城,士气低落,而且南方的天气湿热,对于长期驻于城外的郑军相当不利,很多士兵都得病,在这种情况下,攻克潮州的想法已经不切实际了,郑成功只得下令撤围,返回潮阳。

对于郑成功来说,面临的困难之多,几乎是难以克服的。虽然郑成功在剿平山寇土豪上占尽优势,在与象郝尚久这样的军阀作战也不落下风,但是与清军相比,实力悬殊。这种悬殊不仅体现在军事上,也体现在经济上,由于清军已经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在兵力、粮饷上十分充足,而郑成功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际控制区过于狭小,粮饷一直缺乏,为了筹集更多的粮饷,他不得不向当地的土豪以及山寇们摊派,但这样一来也埋下了一些祸根。

在郑军从潮州撤退后,曾经归附郑成功的一股山寇的首领黄亮采乘机反叛,拒绝缴纳粮饷,并且派兵袭击了郑成功的营地。郑成功大怒之下,命令猛将甘辉率军围剿,并且斩杀黄亮采,即便如此,他仍然不能不提防这些山寇们的反抗。

正当此时,郑成功的族叔郑芝莞、郑芝鹏从厦门岛抵达潮阳,给郑成功带来了一个消息:据守厦门岛的郑彩率舰队北上,现在坐镇厦门的是他的弟弟郑联,这是一个夺取厦门的绝佳机会。

(使命的召唤-44)

阅读全文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

五星好评,作者文笔深厚,有大家之风,剧情跌宕起伏,说实话,这本书和(驱鬼道长)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两本书。

作者:半滴火类别:穿越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全集免费在线阅读(新史记—中国大航海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