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青春时小说(已完结) 正值青春时全文阅读

正值青春时小说(已完结) 正值青春时全文阅读

时间:2021-02-16 18:00:08作者:叶子永青

小说主人公是正值青春时的小说叫《正值青春时》,是作者叶子永青最新写的一本青春校园风格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门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就命令城管要加大力度管制桥上的摆摊现象,如有发现,严惩不贷。自从命令下达以后,在桥上摆地摊的就少了很多,偶尔有几个胆大的,冒着自己被抓的风险顶风作案,继续在人行道上摆地摊...

《正值青春时》 免费试读

第二天的上午,王涛的爷爷来到了学校。当时正值下课时间,我正站在门外透气,看见一个驼背的老人背着一个包袱正笑容可掬的问向他走来的学生。问了好几个,这个老人才在一个学生的指引下向我这走来。

当老人站在我们班的窗户前,我看到一个脸上充满沧桑和老年斑的老人,用渴望的眼神隔着窗户喊道“涛涛,涛涛。”

这时在教室内听见声音的人都朝窗户这边看,然后又转向王涛。

过了一会,王涛就走了出来。

“是不是钱不够了?”老人看到自己的孙子说的第一句话。

“爷爷,我的钱够用。”王涛一边说一边拿下爷爷肩上的包袱,自己提着。

“这里面是我从家里带的麻花,还有上次你小姑给我买的牛奶。”王涛的爷爷说。

“恩,爷爷,我先带你去我老师的办公室。”王涛边说边带着他的爷爷朝办公室走去。

望着王涛和他爷爷的背影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特别是王涛的爷爷看王涛的眼神和我每当自己回家时爷爷奶奶看我的眼神一样,都充满了对爱的召唤。

在上课的时候,王涛从办公室回到了教室,脸色很难看,回到了座位就趴在课桌上发呆。到下课的时候,我想去问问什么情况,安慰一下他的情绪,但想到自己和王涛又不是很熟,也不知道该如何说,就打消了念头,只希望王涛的心情能够尽快好点。

想到这,就打算等这次月考结束后,就回家看看爷爷奶奶,自己已经有一个月没回去了,是该回去了。

陈东的父母在今天一天都没有来学校,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也没有出现。我想,是不会来了。

一个星期过后,高二下学期的最后一次月考结束了。现在已经接近六月份了,高二的学子在积极备战会考,高三的学子一直在很积极地备战高考。都在时刻准备迎接着那份属于自己的战场。

月考的最后一门考试在上午就考完了,高二年级组决定放一天半的假。长短都无所谓了,重要的是放了。

“启明,你回不回家?”我在出租房里问任启明。

“不知道,你呢?”

“我回去。”

“那我也回去,不回家的话,我们班那几个同学又要让我和他们一起出去吃饭,喝酒,瞎逛。”

“呦,没看出来,回头了。”我调侃道,突然感到有点好笑,这可不符合任启明一向的风格。

“这种日子我过够了,不想和他们一起瞎混了。”我看任启明在说的时候,表情有点不耐烦。

“那你有时候还和他们一起出去瞎逛。”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让我去,我不去,多伤他们的面子。我怎么好意思拒绝。”任启明一副无奈的样子。

“那你不考虑考虑你自己。”

“唉,没办法。你没体验过我的生活,你不懂。”

我真的不懂吗,真的不懂。我们两个人虽然每天住在一起,却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我们都在关注自己,却很少关注对方。我只知道任启明天天玩手机,不好好学习,贪玩,瞎混。而我在任启明眼里也就是一个天天只知道学习的人。这样,我们也很难明白对方的难处。虽然我们很少关注对方,但不关注并不代表不关心。即使如此,我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且我始终坚信一点,任启明的本质没有变,这点就够了。

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准备出发。看到写字台上的试卷就拿起来,刚要放到书包里,又犹豫了。心想就算拿回去也不一定写,以前多次的经验告诉自己,拿回家的作业从到家以后到回校之前,根本就没碰过,原封不动的呆在书包里。但最后还是决定放到书包里。另外,我还从学校附近的食品店买了一些零食塞进书包里。

任启明什么也没收拾,两手空空的准备回家。任启明的妈妈在家,家里什么都有,就不需要带什么回去。至于作业,对任启明来说,是一个很不现实的事。任启明没有这样荒唐的意识,自然也不会产生可笑的行为。

我们准备好后,就推着各自的自行车出发了。

我们从学校到家将近有四十里的路程,以我们时快时慢的速度,大约两个小时就能到家。从县城到我们那个乡镇也有公共汽车,不是我们不想做,也不是为了省那几块钱。而是骑车时可以做许多坐车时不能做的事,更多的是有一种不同的体会。轻轻松松,自由自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代步工具也是不断地日新月异。有的人偏向舒适,便捷的汽车,有的人则喜欢环保,廉价的自行车。无论是何种选择,都有它的利弊。不管怎样,喜欢就好。

我们从学校出发,第一步就是要先穿越县城。我们两个并排骑,但并不多说话。现在是中午时分,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怕说话时分散骑车的注意力,引发不必要的交通事故。虽然不说话,但我们却时不时的向周围看。看看我们的县城最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哪条街又开了几家新店,哪条路又在维修。

其实我们不从县城穿越,也能骑到回家的路,从县城的外环路也可以。不过外环路是一条省道,车很多,灰尘也很多。车子经过以后,灰尘漫天飞舞,路上的行人不仅被灰尘迷了眼,还把身上搞得脏兮兮的。所以,对我们来说,从县城里面走会更干净些。虽然从县城里走会有一定的交通风险,但从省道走一定会变成“吸尘器”。况且,县内比县外热闹多了,时间充足还可以凑凑热闹。

穿过县城,再经过一座跨河大桥,就到了回乡镇的路。

我们这的这座县城自古以来就是依靠这条大河名叫红河,县城也因此叫红县逐步发展成今天这个规模的。如今在这条河流上建设了一座现代化大桥,在桥上也安装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彩灯。到晚上的时候,整座大桥犹如一个硕大的彩虹,让行人不由得停止脚步多看一会。每天晚上都会有许多人来到这座大桥上看景玩耍,有人就会有需求,渐渐地在桥两边的人行道上就出现了许多摆地摊的,这对买家和卖家都是有利的。但有时也会出现人群拥挤时,车辆堵塞情况,到目前为止,在大桥上发生了好几次的交通事故。

受害者家属把责任归咎于政府没有严管在大桥上摆地摊的而导致的后果,政府的相关部门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就命令城管要加大力度管制桥上的摆摊现象,如有发现,严惩不贷。自从命令下达以后,在桥上摆地摊的就少了很多,偶尔有几个胆大的,冒着自己被抓的风险顶风作案,继续在人行道上摆地摊。而其他摆地摊的就都转移到了大桥两头的马路两边,宁愿少赚也不想被抓后多赔。

最近一段时间,在晚上时,游人渐渐地少了。因为来到这个桥上,除了看桥,看彩灯,看水,周围的其他事物都看不清,也看不见。人们第一次来是因为好奇,第二次来是因为陪别人好奇,第三次来就是被迫了,以后再来就是其他不可抗拒的原因了。一些普通的景点,如果不是无聊或者没有其他玩的地方,没有多少人会来,来了之后又觉得白来了一次。假如你在这捡到了钱包或遇到了艳遇,相信你下次还会再来。有想头才会有动力。显然,这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

随着政府在城里的不断开发和基础设施的修建,再加上大桥距城中心很远,大桥这个景点就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人就很稀少了。到了白天,除了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从桥上过,几乎没人驻足观看大桥和大河。

当我和任启明经过大桥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的时候,直接快速的骑过去。说实在的,我来过一次,就不想再来了,确实没有什么看头。

到了桥头,任启明让我停下来。然后,他下车在桥头的小摊点买了两瓶矿泉水,递给我一瓶。我们喝了几口又继续赶路了。

对于大桥上或大桥两头的小摊点,没有人愿意把他赶走。对于城管来说,他们可以多逮几个违规摊点,就可以多得点好处。对于小摊点的主人来说,自然不愿意被赶,他们可以多卖点东西,多赚点钱。对于行人来说,他们可以在急需一些东西时,为他们行个方便。他们各方都想到了各自的利益,也都知道会有损失利益的风险。城管怕舆论压力,小摊点主人怕城管抓,行人怕因为小摊点导致交通拥挤而误伤自己。风险虽然存在,但预知的眼前利益比未知何时的风险更加实际,更能让他们尝到甜头,即使苦头离他们并不远。

我们骑到了乡村公路,就开始肆无忌惮的狂骑了起来,比比谁骑得最快,谁坚持的更久。一路上,都是乡村和田地,偶尔有几个小集市和小学在马路边。

田地里的小麦都已经黄澄澄的了,一些早熟的小麦已经被收割了,很多人都开始忙碌起来。外出打工的人们也赶来家里收麦子。在农村上中学和小学的孩子们到放学的时候,也不在学校和其他地方多玩一会,赶紧回家帮家里收麦子。农忙时,全家老小齐上阵,割的割,拉得拉,脱粒的脱粒。虽然很累很忙,但看到遍地成熟的麦子,也就不再抱怨什么了,毕竟一年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回报。而在收麦子的几天里,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天气。每天随时都要注意天气的变化,千万不能下雨。如果是已经收割好的还未来得及脱粒的,遇到了雨天,用塑料膜盖住就行了。可怕的是在地里还未收割的,万一被雨淋了,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所以,得知天气预报可能会下雨时,一个庄里的村民们就会帮助那些未收割完的左邻右舍去割,大家齐心协力,就会把风险降低。

这都是以前经常要做的了。如今,时代进步了,经济也发展的不错了,每个村庄基本上都有一辆联合收割机。本来要几天能完成的活,用了联合收割机,一次就搞定了,省心,省事,省力。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家户户都选择用联合收割机收小麦,方便,快捷。即便不久就要下雨,也不用担心,很快就会把田地里的小麦收割完。

我和任启明依然疯狂的骑着。慢慢地,就不敢再加速骑了,路上有着许多的联合收割机和其他的农用机械,已经在公路和田地里忙活了。不担心自己会撞着它们,还得担心它们别撞着自己。

我们骑了一会,到了一个小桥上,就停了下来休息一会。坐在小桥上,我喝了一口矿泉水,望着周围的一切,任启明掏出手机又玩了起来。

“现在家里也应该忙起来了。”我说道。

“恩,差不多。你爸妈回来了吗?”

“我爸过几天回来,我妈就不回来了。现在都用联合收割机,不需要这么多人,我和我爸,我妹,就可以了。你呢,你爸和你姐回来吗?”

“我爸说请不了假,厂里比较忙,不给批,就不回来了。我姐也不回来了。”

“哦,你们家的地也不是很多,应该能忙得过来。”

“恩,中午我给我妈打电话,我妈说下午就开始收割我家门口正南方向的那块地的麦子。”

“那我们就赶紧走吧,早到家就多帮点忙。”

“恩,走吧。”

说完,我又喝了几口水,就骑上车子继续走。

虽然路上有车,还有晾晒的麦子,路面有点滑,我们还是骑得相当快。年轻人总是有着无限的激情和一股冒险劲,即使心里有点害怕,但还是把车子骑快些,这似乎能显示出这就是男孩子应有的犟性和勇气。

我的家里一共有三个兄妹,一个哥哥,一个妹妹,我排行老二。哥哥叫任启亮,正在省外的一所一本大学上大一。妹妹叫任影,正在家里的一所中学上初三,那所中学也是我的初中母校。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是在农忙,春节或有什么特殊情况才可能回家。我还有个叔叔,叔叔婶婶也都在外地打工,家里没有什么事也不会回来。叔叔年轻时不务正业,结婚比较晚,只有一个男孩小磊留在家里上学,从小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样,家里就没有什么人了。我呢,就在星期天的时候常回家看看,看看家里忙不忙,爷爷奶奶身体怎么样。问问弟弟妹妹的学习如何,有时还从城里买些零食带给他们吃。

我们骑到了我所在的那个镇的集市尽头,再向左拐有一条通往乡村的土路,一直走三四里路,就能到我们的那个村庄。等我们骑到土路的时候,我骑得更加快了,任启明显些有点跟不上了。在晴天的时候,土路很平整,如果遇到了,土路就变成了水泥路,水和泥混合而成的路,别说骑车了,走路都很不方便。幸好,在距土路不远处还有一条用石子铺成的路,也能通到我们的那个村庄,下雨的时候,大家就都从那条石子路了。土路的旁边有条河,河的旁边就是我所在的村庄了。

眼前的村庄真是美极了,一草一木,一石一坡,我总想去触摸它们,即使它们很脏很怪。虽然说不出来它如何美,但总让我感到舒服。而以前经常在家的时候却从未这样感觉过,只是觉得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村庄而已。

美就是这么简单吗,什么是美呢?

当我们发出惊叹声时,心里荡漾时,大脑兴奋时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主观感应。当我们发现美时,我们会感觉很舒服,而这种美是在特定的情形下,换了另一种情形就不一定了。一件事物在每个人的眼中是否美是不一样的,也不是大家觉得美才是真的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美得标准,不应该强行一律,对美的感受和个人素质也有很大关联,有肤浅美,深奥美,美不美就看个人感受了,但你不能说这东西是绝对的美,虽然美不是东西。有些东西虽然表面是不美,但它对人,对事物有益,积极的影响,我们依然觉得它是美得。换句话说,它让我们感觉舒服,美好。有些美换了时间,地点,空间人们就不觉得美,不美的感觉了美。无论怎么说,美就是人的一种感觉,一种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不同人感觉不同美的感受,没有绝对的美,只有自身的美。

美就是这么简单,我的村庄也是。

我们骑到我们的庄前,再跨过一座桥,就走进我们庄的怀抱了。我来到自己的村庄前,就嗅到了熟悉的味道,感受到了亲切的感觉,这味道,这感觉,只有在自己的村庄才会有,只有自己的家才会有。

我们越过小桥,就各自向各自的家奔去。我们这个庄有三百多户人家,我的家在庄东头,任启明的家在庄的中间,相距不是很远。

而我的爷爷家与我家只相隔五户人家,由于叔叔不是经常来家,爷爷奶奶还要照看小磊,就搬到了叔叔家住,所以爷爷家也就是叔叔家。

我骑到爷爷家门口,走进院子,就看到爷爷和奶奶正在用塑料编织袋装麦子。我赶紧把车子放好,把书包放到车子上,边喊“爷爷,奶奶”并快步走过去。

“阳阳,回来了,吃饭了没?”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说。

“恩,我在学校里吃过了”我边说边从麦堆边拿起一个塑料编织袋开始装麦子。

“你刚到家,先歇一会,我和你爷爷干就行了”奶奶笑着说。

“没事,我不累”

紧接着,我和爷爷奶奶就把剩余的麦子全部装进袋子里。干完后,我和爷爷奶奶已累的满头大汗,身上也脏兮兮的。但我们顾不了这么多,还得把一袋袋麦子抬进屋子里。爷爷本来要和我一起抬的,但我想让爷爷休息一会,就硬要坚持自己抬。我抬了几次,身体就有些吃不消了,站着在那大喘气。平时没有干过什么重活,一时干这么多,根本撑不住。

“来,我和你一起抬。”爷爷看我的样子,怕我累坏了身子,就走过来和我一起抬。

我和爷爷抬了十多次,才抬完,然后就各自坐在小凳子上休息一会。

今天是星期一,妹妹小影还在学校里上课,晚上还有晚自习,由于离家比较远,晚上就住在学校里。堂弟小磊还没放学。爸爸叔叔都不在家,家里只剩下爷爷奶奶了。如今爷爷奶奶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能再干体力活。如果自己还不懂事些,帮爷爷奶奶做点事,自己那真是太不孝顺了。

休息了一会,我就走出爷爷家的院子,去外面走一走。遇到庄里的长辈们,就主动地走过去和他们打招呼,长辈们也会笑着问问我的一些情况。

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懂事,懂礼貌的。如果在以前,我看到家里忙,赶紧找个借口溜掉去一边玩,遇到长辈们也不打招呼,能躲就躲,实在是躲不掉,就傻乎乎的笑笑,然后快步走开。这对于我来说,就是长大吧。

我来到门口的小河边,蹲在那里,望着小河里的水静静的看着。

记得小时的自己经常和同乡伙伴们在这条河里游泳。特别是在放暑假的时候,几个小伙伴相约在这里,只穿着一条小裤衩,也不害羞,一起跳进小河里嬉戏,一起在水里大水仗,比赛游泳,笑着乐着。我们不时地还用水逗在河边洗衣服的大妈大婶们。大妈大婶们看到我们玩的这么快活,也被我们感染的乐呵呵的。我们每天都要在水里呆上两个小时,直到爸妈喊自己,才和小伙伴们恋恋不舍地回到岸上。在平时没事的时候,爸爸也带着我在河边钓鱼,虽然每次钓的鱼不是很多,但吃着自己亲手钓的鱼,感觉特别幸福。

而如今呢,看着眼前的河水,我的心不觉得隐隐作痛起来。最近这些年,小河岸边的村民把大量的生活垃圾,废水,剩余的农药化肥全部一股脑的扔到小河里。本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变的浑浊肮脏。没有人再去河里游泳,也没有人再去河边洗衣服,河里的小鱼也快绝迹了。

我想自己有好些年没有到河里游泳了,不知道自己还会不会游泳了。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也没时间陪我钓鱼了,自己一个人也没有了钓鱼的兴致。

自从自己开始升入初中后,爸妈就都出去打工了。我们兄妹三人的学费和生活费不得不压在爸妈的身上,紧靠家里的几亩田地是维持不了生活的。幸好这几年国家实行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和免农业税等优惠政策,使家里的情况改善一些。但这几年的物价上涨,人们的工资又涨不上来,再加上人与人之间的攀比心理,都想多赚点钱。父母们不得不边在家里务农边出去打工,很少回家,家里就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我作为留守儿童之一,随着自己慢慢地长大,很能理解家里的处境。平时也不敢乱花钱,省吃俭用。我也知道,爸妈在外地的生活也很艰辛,外地的物价要比家里贵得多。爸妈肯定不会多花钱,而爸妈不常回家的原因就是想节省来回的路费,就算要回家,也是乘坐便宜的火车。虽然爸妈常年不在自己的身边,我也没有任何的埋怨。自己不仅没有学坏,而且变得更加懂事了。这也多亏了从小父母对自己的悉心教育,让自己懂得如何做人,如何成人。

阅读全文
正值青春时

正值青春时

很好看的一篇青春校园小说,很新颖的故事,有点虐但不错,可惜写得有点粗糙,有错别字,不过不影响整体效果,支持作者叶子永青大大。

作者:叶子永青类别:言情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正值青春时小说(已完结) 正值青春时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