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语的力量最新章节_红语的力量全文阅读

红语的力量最新章节_红语的力量全文阅读

时间:2020-08-31 00:46:09作者:侯书生

有很多书友在找一本叫《红语的力量》的小说,是作者侯书生创作的轻风格的小说,小说的内容还是很有看头的,比较不错,希望各位书友能够喜欢这本小说。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引用列宁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名言的,是刘少奇同志。1937年5月,刘少奇在延安举行的白区党代表会议上,批评了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严重的关门主义、高慢的宗派主...

《红语的力量》 免费试读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引用列宁的“学习、学习、再学习”这句名言的,是刘少奇同志。

1937年5月,刘少奇在延安举行的白区党代表会议上,批评了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中存在的“严重的关门主义、高慢的宗派主义与冒险主义的历史传统”,在这次会议他号召同志们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过去的经验,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才能够使党与群众工作实现彻底转变。1953年 6月,刘少奇再次提出学习的重要性,他在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祝词中提出:“青年团员的重大任务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刘少奇不仅不遗余力地倡导全党同志要勤于学习,而且以身作则,无论是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在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后,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他都始终孜孜不倦地刻苦读书,把学习视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终身不怠。

刘少奇自幼酷爱读书,在早年求学期间,他一直把学习抓得很紧,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和莫斯科东方大学曾与刘少奇两度同窗的萧劲光回忆到:在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时,少奇同志学习很刻苦,“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时,各方面条件都很困难,中国同学既要上课还要做工,刘少奇却始终表现得很坚定,“学习得很好”。

从苏联回国后,刘少奇投身到革命洪流之中,但是无论革命形势多么危急、工作多么繁忙,他一刻也不放松读书学习。1939年底,正值抗日战争处于非常艰难的时期,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的刘少奇,来到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一天新四军支队司令张爱萍去看望他,此时已是深夜一点多钟,当他进屋一看,刘少奇正对着闪闪跳动的烛光专心致志地读书,顺眼看去,“书页上画了好些红的蓝的圈圈点点,有的上面还批了字。”就是在这样极其危险的敌后环境下,刘少奇硬是把中国历史和中国哲学史比较系统地学了一遍。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担负着党和国家的领导工作,繁重的工作使得他实在抽不出整块的时间学习,但是他仍然抓住点滴的时间读书。1951年秋,因长期紧张的工作,刘少奇累倒了,毛泽东要他到杭州休假一个月,但是他并没有安心休息,而是利用这段时间系统地学习了范文澜著的《中国通史简编》。

刘少奇不仅主张要勤于学习,更强调要善于学习,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思结合、思写并进是刘少奇非常重视的学习方法。他认为读书、思考和写作是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他一贯主张要勤动笔,因为“多写文章能够帮助读书”,他还号召党员干部既要“学习写理论的文章,而且要注意写现实性的文章”。

刘少奇还特别重视教学相长、学学相长的学习方式,他一贯主张向一切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1959年初,刘少奇因繁重的工作再次累倒了,毛泽东要他到海南休养一段时间。在这段难得的休息时光,刘少奇依然没有休息,而是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集中精力学习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这个学习小组,包括了薛暮桥、王学文两位学者和在刘少奇身边工作的同志。

(二)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以刘少奇同志为代表的革命前辈,始终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的治学精神,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90年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历史,就是一个用知识指导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历史。只有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知识水平,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只有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更高工作水平的要求;只有学习,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世界的前列;只有学习,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永远学习不仅应该成为个人的品格,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不懈追求。要牢记“一个人不学习就要落伍,一个民族不学习就要淘汰”这句名言,牢固树立全程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无止境,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共产党人要自觉地把加强学习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学习、学习、再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正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集中反映和具体体现。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

—毛泽东

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

—朱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毛主席为全国小朋友题的词。这一题词表达了毛泽东对小朋友们的殷切希望。60年来,它一直成为激励广大青少年勤奋学习的座右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表达的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追求进步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现的是学习是立身之本的一种处世原则;指出的是只有好好学习才能奋发有为的正确理念!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仅凝聚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小朋友的殷切希望和关心,同时也是对共产党人提出的要求。

(一)

毛泽东在历史上曾多次给青少年题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940年儿童节时,毛泽东题词“天天向上”,发表在当年4月12日在延安出版的《新中华报》上。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9月,《中国儿童》杂志在北京创刊,毛泽东题词“好好学习”。毛泽东第一次完整地题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那一年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产生了一位“英雄小少年”。毛泽东的题词正是写给这位英雄小少年的。

1951年5目3日的下午,那天是学校老师的政治学习日,学生放假。当时只有8岁的苏州市小学生陈永康正与几位同学在学校周围玩耍。正在尽情戏耍时,一个打扮入时的青年(实际上是一个特务)叫住了他们,随即拿出一包糖要给他吃,又神秘地给他一些钱和一包黄粉,谎称是精制的面粉(后经查验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炸药),要他们放到老师的办公桌上。机警的陈永康立即想到老师曾多次讲过人民刚获得解放,天下还不太平,感到面前这个人鬼鬼祟祟,断定不是好人,于是便机智地带青年一起去。在路上看见迎面走来巡逻的解放军时,他果断地抱住那个青年的腿,并大声喊“解放军叔叔,快来抓坏蛋”。青年特务气急败坏,用拳头打击陈永康的头部和脸部。尽管鲜血直流,但陈永康死死不放手。

迅速赶到的解放军很快制服了青年特务,并将鲜血直流的陈永康送往医院。

小学生陈永康的英雄事迹迅速在苏州当地传开,社会各界群众给予了他极大的关爱,苏州市人民政府也给予公开表彰,在同年的5月9日授予他“革命小英雄”的光荣称号。

不久,陈永康小朋友的英雄事迹连中央领导也知道了,并被汇报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十分兴奋,他亲笔题写了一个题词,这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派人将题词制成锦旗赠给陈永康小朋友,同时向全国的青少年发出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号召。鉴于当时全国刚解放,反革命分子时而制造恐怖事件,出于保护小英雄人身安全的目的陈永康得到了特殊的保护,题词一事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由此也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几十年的谜。

紧接着,同年9月底,毛泽东接见安徽省参加国庆观礼代表团,代表团成员中有渡江小英雄马三姐。她就是电影《渡江侦察记》中女英雄刘四姐的原型,那时才15岁,姓马,在家排行老三,还没有名字。毛泽东接见她时,亲切地对她说:“你姓马,我姓毛,就叫马毛姐吧。”她激动地向毛泽东深深鞠了一躬。接着,毛泽东关切地问她念书情况,还送她一个精美的笔记本,并在扉页上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是毛泽东的第二次题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951年11月5日,《中国少年报》创刊,毛泽东再次题词“好好学习”。这一题词凝聚了毛泽东主席对全国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

毛泽东的多次题词,极大地鼓舞了全国青少年,从那以后,每年国庆节和劳动节举行盛大的群众游行,少年儿童方阵都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巨幅标语作前导。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孩子们挥手致意。随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后来编入歌词,广泛传唱,它已经传遍大江南北,深入人心。

阅读全文
红语的力量

红语的力量

书写的很好,情节新颖,构思很好,很喜欢看《红语的力量》,作者侯书生加油↖(^ω^)↗,挺你,别让我失望呦。

作者:侯书生类别:修仙

小说详情

相关文章

最新小说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红语的力量最新章节_红语的力量全文阅读